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华山山脉险峻多姿,龙飞凤舞,峰峦叠嶂,古木葱茏,有奇岩怪石之险,流泉飞瀑之胜,是爱好山水的人流连忘返的去处。 |
B.在论文答辩的整个过程中,导师徐教授不赞一词,而且严肃地指出了文章在逻辑上存在的诸多错误。 |
C.台湾诗人余光中深谙中国语言文字的韵致,其诗作大都锦心绣口,音韵铿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和美学特征。 |
D.郑板桥终身以兰竹相伴,其写意兰花体貌疏朗,笔力劲峭,老辣纵横,挥洒自如,气韵淡雅,与其墨竹成就不相上下。 |
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孙策有“小霸王”之称,他以弟弟孙权为质,向袁术借来兵马以图大业。渡江途中,遇见太史慈,太史慈表示愿施犬马之力,共图大事。(第15回) |
B.蒋干自告奋勇前往江东说降。周瑜大会群英,并故做狂态,佯醉泄露“机密”,诱使蒋干偷了假密信,致使曹操中计,除掉两位水军都督。(第45回) |
C.关羽想入川与马超比试高低。诸葛亮写信给关羽,说马超比不了美髯公的绝伦超群,还指出守荆州的重要性,打消了关羽入川比试的念头。(第65回) |
D.孙权起五路大军,大举伐蜀。诸葛亮安居相府,只令“五虎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各自领兵迎敌,很快就平定了五路大军。(第85回) |
E.马谡自告奋勇守街亭,诸葛亮嘱咐他“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但马谡执意屯军山上。司马懿指挥大军围山,断水,放火。蜀军大乱,街亭失守。(第95回)
对以下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
A.孔子诲人不倦 | B.孔子从谏如流 |
C.子路当仁不让 | D.子路学而不厌 |
下列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强调要举一反三,说明他重视启发教育。 |
B.“尝独立,鲤趋而过庭。”孔鲤接受“庭训”,说明母亲育我辛劳,要施行孝悌。 |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主张推恩,这有助于实现人和。 |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主张教化百姓,目的是使百姓依礼而行。 |
孔子对从政的基本态度是:政治清明时,应积极贡献心力;若执政者失道,则暂时退出权力结构。下列《论语》文句,表现这种态度的一项是()
A.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
B.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
C.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
D.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
对下列各句中“之”的意思与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⑴余之力尚足以入⑵高余冠之岌岌兮
⑶戒之慎勿忘⑷仰观宇宙之大
⑸惟江上之清风⑹及其所之既倦
A.⑴⑸/⑵⑶/⑷/⑹ | B.⑴⑸/⑵⑷/⑶/⑹ |
C.⑴⑵/⑶⑷⑸/⑹ | D.⑴/⑵/⑶⑷/⑸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