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种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文中的这种“潮流”是指 (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B.社会主义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马克思主义传播 |
中国近代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其中19世纪 80-90年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40-50年代相比,最根本的不同是
A.割取中国领土的面积扩大 | B.索取的赔款数额不断加大 |
C.规定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 D.列强获得在华投资的特权 |
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记载:“最惊人的变化首推出现了许多以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的职业:商店和办公室中的职业。在德国,女性店员由1882年的约3.2万人(总数的五分之一)增加到1907年的17.4万人(大约是总数的40%)”。当时女性解放的原因有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②民主政治的进步③教育的普及 ④女性经济地位的提升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作者的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
A.工人运动的兴起 | B.城乡差别的扩大 | C.经济危机的发生 | D.垄断现象的出现 |
1787年宪法“采取了比人类迄今所建立的任何政府所采取的还要多的防范和其它难以逾越的措施,以防止走向暴政。”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
A.允许各州有自治权 | B.保障人民基本权利 |
C.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 D.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 B.否定信仰上帝 |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 D.挑战教会权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