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欧洲经济在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割据”状态,没有形成全欧洲的紧密联系,其主要原因是
A.欧共体集团排外性的影响 |
B.“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对峙的影响 |
C.欧美各国之间经济竞争加剧的影响 |
D.欧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的影响 |
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A.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的到来 |
D.西 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1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业为主的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
A.洋务企业的诱导 |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
C.列强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 D.清政府放松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
阅读下表《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以下对表格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中国茶、丝制造水平高,竞争力强 |
B.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 |
C.中国土特产品出口量呈现增长的趋势 |
D.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
我国近代前期的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大生纱厂()
A.都出现在南方的通商口岸 | B.都是私人投资的近代企业 |
C.都属于外资在华近代企业 | D.都是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 |
1864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三分之一,吾村专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江)太(仓)布市削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上述材料反映的情况是()
A.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 B.松太地区的棉纺织业水平迅速下降 |
C.家庭手工业在外商的冲击下破产 | D.手工棉纺织品在当时的需求量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