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言论中不符合封建统治者长期执行的经济思想的是
A.“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
B.“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
D.“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
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认为:“联邦宪法之所以优越,主要原因在于立法者们……敢于要求人们节制自由,因为他们真诚地不想使自由破灭。”这一立法思想主要体现于()
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
B.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民直接选出 |
C.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且实行三权分立 |
D.建立联邦国家,规定不纳税的印第安人无选举权 |
“那种对德意志政治制度的民主成分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帝国国会不是一个‘假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国会享有立法权”。作者对近代德国政体的看法是()
A.近代德国政体富有专制色彩 |
B.德国政体不乏民主成分 |
C.国会支持德国皇帝与政府的工作 |
D.德国国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 |
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订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表明()
A.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 |
B.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 |
C.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
D.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 |
“《十二铜表法》的篇目依次为传唤、审理、索债、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追补及后五表的追补。”该材料反映出《十二铜表法》的特点不包括()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B.涉及内容广泛庞杂 |
C.重视诉讼程序 | D.注重保护私人财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