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学提倡的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
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
C.存天理,灭人欲 |
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
促使俄国1861年改革发生的导火线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B.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 |
C.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的失败 |
D.社会矛盾的尖锐和激化 |
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 D.农民成为商品 |
18世纪俄国农奴制度下的主要阶级有①封建地主阶级②农奴③自由农民④工业资产阶级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是①造成资本的集中②扩大了国内市场③提供了自由劳动力④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造成俄、日与英、法改革和革命后不同体制差异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A.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 | B.资产阶级没有登上历史舞台 |
C.对封建制度改造程度的不同 | D.没有经过激烈的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