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上半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19世纪末,康有为则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提出要“打倒孔家店”。这三种观点在本质上
A.是自相矛盾的 |
B.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
C.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
D.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动,陈独秀偏激 |
182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 B.电力的广泛应用 |
C.垄断组织的形成 | D.工业革命的进行 |
1851年5月,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举行。来自世界25个国家的商界、政界代表人物汇集到伦敦水晶宫。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聚会,人们相聚目的是为了展示进步和繁荣。当时的中国人把它翻译为“炫奇会”。在这次“炫奇会”上.人们能够看到 (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知名专家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
A.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 B.地区分布不平衡 |
C.工业结构搭配不合理 | D.军阀间割据混战 |
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的主要目的在于( )
A.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
B.促进农业发展以摆脱经济危机 |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景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
C.一群爱国学生在街头巷角派送传单宣传抗日救国思想 |
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