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第二联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请概括回答诗人“不眠”的原因?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园(其一)

陆游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 阴阴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

[注]①这是淳熙八年(1181)四月陆游在浙江山阴三山居住时,写的一首田园诗。②柘(zhè):树名,其叶可养蚕。

(1)这首诗前两句通过写"烟草""    ""斜径"等景物,营造一种    的氛围。

(2)"卧读陶诗未终卷"中"卧"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其妙处。

(3)请你从下面两个选项中选择.项填入尾句□□处(填序号),并说出理由。

A.

捉虾

B.

锄瓜

你的选择是(    ),理由:    

根据相关任务,完成整理单。

任务:

(1)将【板块一】【板块二】中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2)参照其他板块,为【板块一】拟写一个主题词。

(3)阅读【板块三】中《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根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从备选诗歌中选择恰当的一首默写在整理单上,使两首诗组成一个板块,并说明这样组合的理由。

【备选诗歌】

(甲)李白《春夜洛城闻笛》(首句:谁家玉笛暗飞声)

(乙)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首句:回乐烽前沙似雪)

战争类古诗词·主题整理单

【板块一】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①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点评:写军营生活,展现了豪气满怀的将军形象。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点评:诗人被俘之后,视死如归,诚如孟子所言"二者不可得兼,③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点评:诗人追述征战生活,心系收复中原大业,有"三军可夺帅也,⑤ "的豪情。

【板块二】家书难达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点评:战事频频,亲人离散,生死不明,忧虑无限。

。(岑参《逢入京使》)

点评:诗人赴边途中,偶遇返京使者,托其传口信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安慰。

【板块三】边塞乡思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唐]高适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 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注释]①根据《唐人行第录》记载,此诗是对王之涣《凉州词》的酬和之作。②闲:这里有清幽之意。③落梅:指笛曲《梅花落》,表达离情。

①我选( )默写:(首句), ▲。▲,▲。

②组合理由: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甲】晚出寻人不遇

[唐代]白居易

篮舆 不乘乘晚凉,相寻不遇亦无妨。

轻衣稳马槐阴下,自要闲行一两坊。

【乙】渔家傲 访华雪严不遇

[元]许有壬

水落寒林山骨瘦。湘江风细波纹皱。何处携琴何处酒。惆怅久。乱鸦啼断烟中柳。

茅屋萧萧连瓮牖。半檐寒旭闲清昼。归路梅花香满袖。诗未就。青山笑我云回首。

[注释]①篮舆: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

甲诗和乙词的作者都寻人不遇,但心境各不相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甲]

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乙]

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

[元]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 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注释]①捣衣声:用木棒捶打丝织品或衣物发出的声音。②砧声:这里指捣衣声。

(1)[甲][乙]在意象选择上有相同之处,都用了     、捣衣声等。

(2)[甲][乙]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请作简要说明。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7-18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7. 有些同学在默写时会把"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雁"写成"燕",请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这里用"雁"字。

18. "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它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