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 B.取粉末状固体药品 | C.过滤 | D.浓硫酸的稀释 |
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 |
实验事实 |
实验结论 |
A |
某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 |
该溶液一定是NaOH溶液 |
B |
某物质可以导电 |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 |
C |
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PH=3 |
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
D |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
相对原子质量为210的钋(Po)原子(原子序数为84)具有极毒的放射性。据报道,最近俄罗斯的前特工利特维年科的死亡与钋-210的毒害有关。对这种钋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 B.原子核内有210个中子 |
C.原子核内有106个质子 | D.原子核外有84个电子 |
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有关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将草木灰(含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 |
B.纯碱既可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 |
C.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防治植物病害的波尔多液 |
D.汽车或电动车的蓄电池中用到的硫酸溶液是由浓硫酸稀释而成 |
小兰通过学习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应为,但自己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
B.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
C.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
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