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蝼蛄叫,大雨到”。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这表明( )
①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哲学的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表现为( )
A.人与人的关系 |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
C.人与世界的关系 |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
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 B.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精神,没有人文文化,不打自垮。“一打就垮”和“不打自垮”都说明了
A.必须提高国家的安全实力 | B.必须提高国家的综合力 |
C.必须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 | D.必须提高国家的文化竞争力 |
70多岁的上海侨商联合会会长陈美理在上海出生和成长,30多年前移居加拿大。漂泊海外的岁月里,她乡音未改,乡情更浓。这体现出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B.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有形的 |
C.文化可以塑造人生 | D.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
2012年,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经过三个月的寻访和展播,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下列成语诗文中与“教师美德感召力”反映出文化对人影响特点一致的是
①耳濡目染、孟母三迁②乡音无改鬓毛衰
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