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完成以下问题。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
A.石油、天然气丰富 | B.太阳能资源丰富 |
C.煤炭资源丰富 | D.水能资源丰富 |
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 |
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
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节径流量 |
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
读某时亚洲局部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此时,北京吹
A.偏东风 | B.偏南风 | C.偏西风 | D.偏北风 |
此时,降水概率最大的地点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习近平主席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取得重大成果。读习主席出访欧洲足迹图,完成下列小题题。习近平乘坐的专机于当地时间3月22日12时30分,抵达荷兰阿姆斯特丹斯希普霍尔机场(52°22′N, 4°53′E)。此时北京时间为
A.21日4时 30分 | B.22日20时30分 |
C.22日4时30分 | D.23日18时30分 |
此日
A.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 B.北半球极夜范围在扩大 |
C.阿姆斯特丹日出东南方 | D.欧洲四国几乎昼夜等长 |
读图,完成下题。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图中等温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洋流 |
B.甲河下游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 |
C.乙河流经地区地形平坦,航运条件好 |
D.E处春季出现凌汛的时间比F处早 |
铁路分布在该区南部的主要原因是南部
A.冻土较少,便于施工建设 |
B.地势低平,便于施工建设 |
C.矿产丰富、人口城镇众多 |
D.邻国众多,便于经济联系 |
下图所示区域工业发达。读图完成下题。甲国是西欧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原因主要是
①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②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
③领土面积大④河流多、水源充足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近年来,乙国的部分钢铁公司将炼钢高炉从鲁尔区搬迁到丙国的海边,其主要目的是
A.就近获得进口的大量煤炭 |
B.就近获得进口的铁矿石 |
C.接近消费市场,便于出口产品 |
D.减少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题。与PQ河段相比,MN河段
A.流速较慢 | B.河道较宽 | C.流量较小 | D.河床较深 |
甲市7月降水日变化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
B.夜晚近地面出现逆温,水汽易凝结成雨 |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
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 |
影响该区域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河流、资源 | B.气候、地形 | C.交通、地形 | D.政策、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