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了一眼
我年轻时自(以 已)为了不起。那时候我打算写一本书,为了在书中加进点“地方色彩”,就利用假期出去寻找。我要去那些穷困、潦倒、懒懒散散混日子的人们当中找一个主人公,我相信在那儿可以找到这种人。
一点不错,有一天,我找到了这么个地方,那儿到处是荒凉破落的庄园,衣衫褴褛的男人和面色憔悴的女人。最令人激动的是,我想象中的那种懒惰混日子的味也找到了——一个满脸乱胡须的老人,穿着一件褐色的工作服,坐在一把椅子上为一块马铃薯地锄草,在他的身后是一间没有油漆的小木棚。
我转身回家,恨不得立刻就坐在打字机前。当我(绕 饶 挠)过木棚在泥泞的路上拐弯时,又从另一个角度朝老人望了一眼,这时我下意识地突然停住了脚步。原来,从这一边看过去,我发现老人的椅子边靠着一副残疾人的拐杖,有一条裤腿空荡荡地直垂到地面上。顿时,那位刚才我还认为是好吃懒做混日子的人物,一下予变成一个百折不(绕 饶 挠)的英雄形象了。
从那(以 已)后,我再也不敢对一个只见过一面或才聊上几句的人,轻易下判断或作结论了。多亏那天我多看了一眼。
1.划去括号里不合适的字。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富有——( ) 勤劳——( ) 慎重——( )
3.文中写作者看了老人“两眼”,分别看到了什么?请用“ ”划出这两个句子。
4.填空。
“多看了一眼”不仅让“我”看清楚老人是一位__________,感到他是_________________,而且使“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传真。
(1)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地涌来,江面上依旧。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①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②这段话写的是的景象。“霎时”是意思,说明;“过了很久”,“才”可以看出。
(2)《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这篇课文的体裁是一封书信。书信的格式由六部分组成:①,②,③,④,⑤,⑥。
开心阅读。
________
竹子是()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竹子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以编织竹器;竹沥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竹子是()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类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塑,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酷暑它不怕,秋风吹不落。秋去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怕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这篇短文的题目:《________》
(2)在文中的()里填上一对反义词,并且能和上下文意思相吻合。
(3)在文中的空白处里加上标点符号。
(4)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呼吸时,进出的气②消息③停止④休息⑤利息
“息息相关”的“息”意思是( )
“自强不息”的“息”意思是( )
(5)你认为文中都写了竹子的哪些优点?
(6)文章最后一句提到的“这种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
(7)这篇短文表面写了竹子,实际的目的是为了借歌颂竹子的品格,来歌颂什么?
课文链接。
(1)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是“生命离不开绿色”,它都向我们介绍了《》、《》、《》、《》、《》 5篇课文。其中17课的作者是,20课的作者是。
(2)《形形色色的植物》中说植物世界是一个的世界,还是一个的世界。
(3)楷书的风格有、、、等。
开心阅读。
爸爸妈妈都睡熟了,我轻悄悄地爬起,趿拉鞋子,穿上棉衣,仰望窗外闪耀的星星。它们正在挤眉弄眼地向着我傻笑呢!我拨了拨炉火,拧亮了嫩绿色的台灯,写我虚构的童话,写完放在我的小书包里。第二天早晨不让爸妈知道,就轻轻地投到邮筒里。我遥祝可爱的绿衣人,千万要替我寄到呵!
我时时念着我的杰作,果然在一天夜里见着了。那本新出的杂志上,有着红红绿绿的封面;在花团锦簇的图画里,居然有了我的名字。那名字印得格外清楚,一跳一跃地跳入我的眼帘。我忙用手去握,竟握了晃动的阳光。哪里有什么杂志?我依旧睡在床上。
我将这个梦想告诉我的朋友,他们都笑我。我几乎要哭了。我的阿白这时也欺侮我,向我汪汪地叫;我伸手要打它。但终于没下手,却含着泪来抚摸它的毛。还是我妹妹好,她很亲热地安慰我:“哥哥莫着急,总会登出来的。”
我不告诉你们后来怎样,但过了些天,我的许多小朋友,都称我为小作家。我又可以为我的梦骄傲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仰望( ) 构思( ) 拧亮( )
投寄( ) 想念() 梦见( )
(2)“我不告诉你们后来怎样。”你知道后来怎么样了?
(3)“千万要替我寄到呵!”小作者把什么寄走了?
(4)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5)给文章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课文在线。
(1)请你用几句花话说一说孔子是怎样学琴的?从孔子学琴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2)《推敲》这个故事让我们认识了()的贾岛和()的韩愈。我对“推敲”的理解:。
(3)学习了《和时间赛跑》,我的感受是。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
(4)你读过那些好书或名著吗?你最喜欢哪一本?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