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5月,上海一家商店挂出这样一幅对联:“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君努力而行。”这幅对联中没有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
A.五四运动的范围扩大 |
B.商人爱国之情和对学生的支持 |
C.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 |
D.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
反全球化运动的人士并不反对那种作为客观趋势和自然历史进程的全球化,而是反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包括:
①不断扩大的世界贸易②发展中国家日益边缘化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④全球贫富分化日益扩大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对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进行经济援助,但是援助的前提条件是上述国家必须接受该组织为其提供的改革方案。由此推断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
A.加剧了价值观的冲突 | B.扩大繁荣了世界市场 |
C.加剧了金融危机程度 | D.经济主权受到了威胁 |
2000年10月10日,克林顿总统签署的参众两院通过的议案成为美国法律,这为中美双方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所经过的14年的谈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有评论说:中美达成“中国入世”的协议,双方都是“赢家”。这样评论的原因是:
①中国入世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有利
②中国入世对美国的出口和就业有利
③中国入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④中国入世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①②③④ |
统计表明:在世界贸易组织144个成员中,有90%以上的成员属于不同形式的区域经济组织。为适应世界发展潮流,中国和东盟做出了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决策。这表明当代世界市场
A.国际贸易形式多样化 | B.商品结构复杂化 |
C.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 D.市场竞争激烈化 |
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①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②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
③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④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