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一份公函,其中反映的历史信息符合史实的是当时
A.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
B.中共开展土地革命 |
C.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
D.中共领导五四运动 |
春秋时期,鲁国的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后来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 B.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
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
古人云:“施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为人处世不可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得饶人处且饶人”、“浪费一粒粒粮食就会五雷轰顶”。你认为这些言论反映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
①儒家 ②道家 ③墨家 ④法家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
“多党合作制就好比一支交响乐队,各民主党派都是演奏师。大家公认:谱曲的就是共产党,并且是吸收了交响乐队各位乐师的意见才把乐章谱好的。”这段话表明了
①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亲密的友党关系
②在多党合作制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③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政治纲领虽然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政治基础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