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
(1)图中X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它是 。
(2)A表示 。
(3)Y完全水解的产物是
(4)若P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r,通过④反应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e的Ⅳ,则Ⅳ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 。Ⅳ结构不同的原因从P分析是 。
(5)写出核酸中以下结构所代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苏云金杆菌(
)能产生具有杀虫能力的毒素蛋白。下图是转
毒素蛋白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示意图(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①的
用
完全酶切后,反应管中有种
片段。
(2)图中②表示
酶切、
连接酶连接的过程,此过程可获得种重组质粒;如果换用
酶切,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后可获得种重组质粒。
(3)目的基因插人质粒后 ,不能影响质粒的。
(4)图中③的
质粒调控合成的
蛋白,可以协助带有目的基因的
导人植物细胞,并防止植物细胞中对
的降解。
(5)已知转基因植物中毒素蛋白只结合某些昆虫肠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使细胞膜穿孔,肠细胞裂解,昆虫死亡。而该毒素蛋白对人类的风险相对较小,原因是人类肠上皮细胞。
(6)生产上常将上述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混合播种,其目的是降低害虫种群中的基因频率的增长速率。
在自然人群中,有一种单基因(用
表示)遗传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1/10 000,该遗传病在中老年阶段显现。1个调查小组对某一家族的这种遗传病所作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遗传病不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2)该种遗传病最可能是遗传病。如果这种推理成立,推测Ⅳ一5的女儿的基因型及其概率(用分数表示)为。
(3)若Ⅳ-3表现正常,那么该遗传病最可能是,则Ⅳ-5的女儿的基因型为。
动物器官的体外培养技术对于研究器官的生理、病理过程及其机制意义重大。下图是一个新生小鼠的肝脏小块培养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肝脏切成小薄片,这有利于肝脏细胞。
(2)气室中充入5%
:气体的主要作用是。
(3)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是为了抑制细菌生长,但要注意选择抗生素的,以保证抗生素对肝脏无害。
(4)有机物
有毒性,可诱发染色体断裂。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和提供的下列材料用具,探究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是否具有解毒作用。
材料用具:
肝脏小块,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培养液,植物凝集素(刺激淋巴细胞分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滴管;吉姆萨染液(使染色体着色),有机物X溶液等。实验过程:
①在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植物凝集素培养淋巴细胞,取4等份,备用。
②利用甲、乙、丙、丁4组上图所示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表示已完成的步骤)。
甲 |
乙 |
丙 |
丁 |
|
步骤一:加人肝脏培养液 |
√ |
√ |
√ |
√ |
步骤二:加入有机物X溶液 |
√ |
√, |
||
步骤三:放置肝脏小块 |
√ |
上表中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取4组装置中的等量培养液,分别添加到4份备用的淋巴细胞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取淋巴细胞分别染色、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对比分析。若丙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而甲组的淋巴细胞正常,则说明。
酶解法制备原生质体的原理是利用酶溶液对细胞壁成分的降解作用。蜗牛酶液从蜗牛(以植物为食)消化腺中提取;果胶酶、纤维素酶从微生物中提取。为了研究不同酶液的酶解效果,某实验小组取无菌烟草幼叶,切成相同大小的小片,等量放入6支试管中,试剂用量和实验结果列于下表。请回答有关问题。
试管编号 项目 |
I |
Ⅱ |
Ⅲ |
Ⅳ |
V |
Ⅵ |
蒸馏水(mL) |
2 |
O |
1 |
1 |
1 |
1 |
缓冲液(mL) |
0 |
2 |
1 |
0.5 |
0.5 |
0.5 |
果胶酶液(mL) |
O |
0 |
O |
0.5 |
O |
0 |
蜗牛酶液(mL) |
O |
0 |
O |
O |
0.5 |
0 |
纤维素酶液(mL) |
0 |
O |
0 |
O |
0 |
0.5 |
实验结果 (绿色深浅程度) |
- |
- |
- |
+++ |
++++ |
++ |
(注:"+"越多表示绿色越深,"一"表示颜色无显著变化)
(1)实验过程中,需要轻摇试管,其目的是 ,使原生质体从叶小片中游离出来,以便观察悬浮液绿色的深浅。
(2)从绿色的深浅可推测:蜗牛酶液酶解效果最好,原因是蜗牛酶液含有等多种酶。该实验中是空白对照组,其设置意义是。
(3)用网筛过滤原生质体到离心管内,离心后收集沉淀物,并用洗涤。(4)原生质体是否符合要求还需进行检验,其检验的方法是。
回答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实验问题。
(1)下列4项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填序号)。
①观察叶绿体和原生质的流动
②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
的分布
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④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2)按下面步骤进行质壁分离实验。
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藓类小叶,盖上盖玻片。
步骤二: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3g/
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这样重复几次,使盖玻片下面的藓类小叶浸润在0.3g/
的蔗糖溶液中。
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中
、B处的颜色分别是。
②如果上述实验步骤二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g/
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处颜色分别是。
③如果将上述实验步骤二中浸润在0.3g/
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的装片,放在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g/
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后,为更准确地判断
处颜色,对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是、。如果
处呈绿色,可能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