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课外阅读吧。
我 是 电
我是电。小朋友,我的本领可不小,人们缺我就会恼:一座城市没有我,工厂就得停工,电灯不能亮,电视无图像,就连你那宝贝的电动玩具,也动弹不得呀!一切似乎都缺我不可。你说是吧?工人用机器做工,农民用抽水机排灌,飞机、大炮的神威由电脑遥控……高士其爷爷夸我是“永不疲倦地为人民服务”,这可夸得我心里乐开了花。
也许,你觉得奇怪,我这么大的能耐,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富兰克林的人发现了我,后来又有好多勤奋的人们,用科学的方法,把“火爷爷”“水奶奶”“太阳妈妈”的能量转化给我,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总之,聪明的人类可利用很多办法和途径来创造我,让我来为人类服务。
我通常是脚踩着铜丝前进的,我的行走可快呢!最快时1秒钟就能飞奔30万公里,只有光伯伯的速度才能和我相媲美。
有时候我也很苦恼。人们不小心碰上了我,就会全身麻痹,严重的会死亡。其实,这也不能全怪我呀,这是人们利用我时粗心大意才受到的伤害。使用我时万一碰上了我该怎么办呢?第一,切断电源;第二,给碰上我的人进行人工抢救,使他起死回生。
(1) 这篇短文采用了第_____人称介绍电的知识。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电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__。
②由“电”我们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发电的形式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④如果发现有人触电了,我们首先应该___________
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假如你长大后当了科学家,你想利用电做些什么?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高士其爷爷了解吗?简单说说他的情况。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说明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拓展阅读。
少年英雄李爱民
在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里的山西省武乡县白家庄出了一个少年抗日英雄,他就是白家庄的儿童团长李爱民。
这一天天黑,王七叔把儿童团员们召集到一起,在爱民家开会。爱民的妈妈见王七叔提着一桶浆糊,有点莫名其妙,就问:“这是做什么啊?”原来,王七叔要组织一个儿童武装宣传队,到伪军的炮楼周围去贴抗日的标语、撒抗日传单。
王七叔看儿童团员都到齐了,就说:“今晚上咱们要完成一个重要任务,大家要胆大心细,一切行动听我的指挥!”
儿童团员们都很高兴,摩拳擦掌,有的说:“我们也去打鬼子了!”
天黑黑的,在月光下,儿童团员们跟着王七叔摸到了伪军炮楼下。四周静悄悄的,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哨兵的身影。儿童团员们屏住呼吸,等待着王七叔的命令。 过了一会儿,他们看到敌人没发现什么,王七叔就开始布置任务了。儿童团员们爬到炮楼下面的一道土坎上,迅速将传单用土块压上;有几个儿童团员在炮楼对过的墙上贴标语。任务完成得挺顺利,挺迅速,大家脸上露出了笑容。
爱民手里还有几张标语,他想贴在炮楼上,又怕敌人发现。怎么办呢?
只见爱民朝炮楼的北侧爬去,那里比较黑,没有敌人的哨兵。王七叔在炮楼的南侧故意站起来跑了两步,又迅速趴了下来。敌人的哨兵发现有人影晃动,急忙朝南边打了两枪,并且喊道:“有人,有人!”炮楼里的机枪也打了起来,敌人被吸引到了南侧。
爱民趁敌人不注意,飞快地将十几张标语贴在了炮楼墙上,又迅速翻下土坎,消失在黑暗中。
天亮以后,可热闹了,敌人炮楼周围,包括炮楼的墙上到处是抗日的标语:“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不要替日本人当炮灰”,“快快投降八路军才是出路”。
过了两天,还真有几个伪军投降了八路军。
(1)给加点的字加上拼音。(2分)
集( )住( )
(2)解释下面的词语。(3分)
①莫名其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摩拳擦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物描写的方法有语言、外貌、心理、动作、神态等。判断下面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2分)
①爱民手里还有几张标语,他想贴在炮楼上,又怕敌人发现。怎么办呢? ( )
②爱民趁敌人不注意,飞快地将十几张标语贴在了炮楼墙上,又迅速翻下土坎,消失在黑暗中。 ( )
(4)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上文,你认为爱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还了解哪些少年抗日英雄的故事?至少说出两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句子,填空。(10分)
(1)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
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____________的决心和精神。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班长态度之________、决定之_____
___,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________和对人民____________,表现出崇高的_______
___精神。“斩钉截铁”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这声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____________,对党和人民的____________。这句话充分赞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12分)
八女投江
天大亮了,八位女战士的弹药全部用光了。前面是冲过来的敌人,后面是奔腾的乌斯浑河。她们只有两条路:一是被敌人活捉,二是冒死渡河。冷云坚定地说:“同志们!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冷云、安顺福和杨桂珍猛然向前冲出,用力把最后三颗手榴弹甩进了敌群,乘着敌人的慌乱,8位女战士手挽着手踏进了乌斯浑河。她们挺起胸膛,一步一步向河的深处走去。河越来越深,水流越来越急,女战士们几乎站不住了,但是她们没有回头,面向着河对岸,不肯停下脚步……
八女投江的悲烈壮举,令敌人震撼,日军指挥官连声哀叹:“连女人都不怕死,中国灭亡不了!”
(1)短文第二自然段中加点词表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尾写日本军官的哀叹,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身后的敌人和前面的悬崖绝壁,狼牙山五壮士的选择是:____________________;面对前面冲来的敌人和后面奔腾的乌斯浑河,八位女战士的选择是:_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4)假如让你为这八位女战士写碑文,你会写些什么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10分)
五位壮士(屹立 耸立 矗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________________,脸上露(lù lòu)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感动 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shuì suì)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这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短文补充完整。(3分)
(2)用“\”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音、词。(4分)
(3)对文中最后一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3分)
A.“这声音”指五壮士壮烈豪迈的口号声,体现了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B.这是五壮士威胁敌人的话。
C.最后一段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快乐阅读轻松答。(19分)
绿手指

美国某小镇有一位“绿手指”。千万别以为她是个妖怪或有什么特异功能,这是当地人对好园丁的称谓。
一天,老人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购买纯白金盏花。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绿色。白色的?不可思议。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
她对八个儿女讲了,他们一致反对。大家说:“你根本不懂得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完成呢?”
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她( )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 )弄,金盏花开了,全是金黄的。老奶奶在中间挑选一朵颜色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种子,第二年把它们种下去。然后,再从花朵中挑选颜色浅淡的种子栽种……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 )丧怀疑,
一直坚持。儿女远走了,丈夫去世了。生活中发生了很多的事,老奶奶处理完这些事之后,依然满怀信心地栽种金盏花……
二十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奇特灿烂,它不是近乎白色,也不是很像白色,而是纯白的,如银似雪。
她把一百粒种子寄给了那家二十年前( )赏的机构。她甚至不知道这则启事还是否有效,不知道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他们要用那些种子验证。终于,园艺所长打电话给老奶奶说:“我们看到了你的花,它是雪白的。因为年代久远,奖金不再兑现,您还有什么要求吗?”
“我只想问你们还要黑色的金盏花吗?”老奶奶对着听筒小声说,“我能种出来。”
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开放,因为老奶奶去世了。
但愿你我还能长出新的“绿手指”。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6分)
1)根据文意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悬赏:( )①指没有解决的问题;②奖品高挂着;
③用钱征求别人做某件事。
兑现:( )①凭票据换取现款;②比喻实现诺言;
③用一种货币换另一种货币。
2)写出词语的意思。
精心侍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文中的两个“绿手指”,你是怎样理解的?请联系上下文,作出回答。(4分)
①美国某小镇有一位“绿手指”。
绿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但愿你我还能长出新的“绿手指”。
绿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短文中的老奶奶有什么看法?请把你对她的评价用两三句话写下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