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3年5月15日,国务院下文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共计117项。2013年7月13日,国务院下文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共计50项。2013年11月8日,国务院下文取消和下放68项行政审批项目。以上被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有27项是依据有关法律设立的,国务院将依照法定程序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相关法律规定。此外,国务院对取消和下放的125项行政审批项目涉及的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对16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务院推进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及其相关工作的理论依据及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统计资料表明,1952~1979年期间,我国按可比价格计算的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年增长率,分别达到8.3%、8.3%、7.1%,这样的经济发展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材料二:同1949年相比,1978年国民收入中工业所占份额从12.6%上升到46.8%,农业所占份额由68.4%下降为35.4%,建筑业和运输业分别从0.3%、3.3%上升为4.1%、3.9%,并且具备了生产原子弹、氢弹的能力,国防力量也大大增强。
结合所学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2)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1952~1978年,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积累了几千亿元;农民每年向国家交的农业税在27亿~32亿元之间;通过农民储蓄这条渠道,国家积累了约155.5亿元。把这三项加起来,国家依靠农业积累的资金,1952~1978年累计达到了4452亿元左右,年均约171亿元,占国民收入积累额的比重,除1978年外,都在30%以上。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影响。

材料一:邓小平认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材料二: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参观考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他强调: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一个公有制为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也应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个根本原则。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是怎么理解邓小平这段话的。
(2)结合材料一、二,你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目前,我国已跃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并以年增25%以上的需求增长。
[机器人托起“中国智造”]企业样本:使用工业机器人前某企业工人每小时手动折弯钢丝300次,产品品质乏善可陈。现在,每个员工监管4台机器人,每小时可用加工中心折弯20,000次,且品质大幅提升。一台机器人与工人在产生相同效益时,投入的成本是人工成本的23%。企业开始承接高端产品的制造和加工。该企业产品开始出口到30多个国家。
(1)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是如何提升该企业产品竞争力的。
[直面机器人应用的影响]针对工业机器人使用的影响,引发了同学们两种不同的观点:

(2)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对上述两个观点进行综合分析。
[振兴民族机器人工业]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制造产业发展迅速,但与先进国家相比,面临着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人才缺乏等问题。有专家指出,发展机器人产业政府应鼓励和保护原创,加大专利审查力度,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应当重点集中于如何优化我国人力资源结构以适应机器人产业的兴起。同时政府也要防止对企业过多的干预,防止一哄而上。
(3)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说明针对专家的建议,政府应如何有效发挥作用。

材料一:法律要发挥作用,就需要全社会树立法治精神。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漫长的人治时期,这是造成当前我国公民法治精神淡薄的重要原因。但我们更要看到,人治赖以生存的小农经济基础已不复存在,法治国家所需内生动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有了巨大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依法治国方略,这些都有利于法治精神的培育。
材料二:某社区着力建设法治社区。社区组建了以驻社区律师、调解员和居民代表为成员的社区法治工作小组;借助网格化管理平台,收集涉及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信息和解决问题的建议,并坚持实行民主评议、论证听证和网上议事制度;社区法治工作小组的工作要接受社区居民的质询。通过这些举措让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简析如何正确看待影响公民法治精神形成的因素。
(2)该社区是通过哪些公民政治参与途径促进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请列举材料二加以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