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_____________,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结构和作用最相似的物质是__________。若物质A在动物、某些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且相对分子质量较少是细胞内理想的贮能物质,则A是____________。
(2)物质b是_____________,物质B可用_____________检测,物质C是___________。
(3)对植物细胞有保护作用的脂质是_______________。
根据各种化合物或细胞结构的特点完成下列表格,将所填内容填写在表格下的相应横线上。
(1)(2)
(3)(4)
(5)(6)
(7)(8)
(9)(10)
染色体的断裂片段在有丝分裂时不能进入子细胞核中,而在细胞质基质中形成圆形结构,称为微核。通过染色可观察到微核,常用含微核的细胞数占观察细胞总数的比例(微核率)来检测有毒物质对细胞的危害程度。某研究小组应用微核检测技术探究不同浓度的氯苯对人类细胞的危害程度。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补充完成实验思路。
材料和用具:人成纤维细胞悬浮液、培养液、0.lmg/L氯苯溶液、染色液、生理盐水、显微镜、细胞培养瓶、二氧化碳培养箱等。(染色和制作装片的具体方法不作要求)
(1)实验步骤:
①根据题意该实验至少应配制个具有浓度梯度的氯苯溶液,分别取等量加入到细胞培养瓶中;另取一个培养瓶处理为,作为对照,并分别编号。
②向各培养瓶中加入和人的成纤维细胞悬浮液,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③取各培养瓶中培养液,染色后分别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并统计出微核率。
(2)检测微核时可用溶液作染色剂。
(3)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4)实验结论:随氯苯化合物浓度的增大,微核率逐渐增大。
下面是有关遗传的研究,请回答相关问题:
(1)观察图1中生理过程示意图(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回答问题:
①人体细胞中可进行A→B生理过程的主要场所是。
②若B中尿嘧啶和腺嘌呤之和占42%,则相应的A分子片段中胞嘧啶占其中一条单链的最大比例为。
③从化学组成分析,下列生物中与图中结构C的化学组成最相似的是。
A.乳酸杆菌 | B.噬菌体 | C.染色体 | D.HIV |
(2)女娄菜是一种雌雄异株的二倍体植物(2N=46),其花色遗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 、B和b共同控制(如图2所示)。其中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B和b在X染色体上(如图3所示)。请据图回答:
①如果对女娄菜的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测量条染色体。
②该花色有关基因是通过来控制花色的。绿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
③某开金黄色花的女娄菜植株的一个侧芽发育成的枝条开出了绿花(用该绿花进行组织培养发现其后代植株均开绿花),则从分子水平角度看出现该绿花性状变异的最可能原因是。
④某一白花雌株与一开绿色花雄株杂交所得F1表现型比例如下表所示,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F1表现型 |
绿色花 |
白色花 |
金色花 |
雌性植株 |
1/2 |
1/2 |
0 |
雄性植株 |
1/4 |
1/2 |
1/4 |
(3)若女娄菜的抗病性状受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控制,且女娄菜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类型。则:
①控制女娄菜抗病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图3中的片段。
②现有雌性不抗病和雄性抗病两个品种的女娄菜杂交,请根据以下子代可能出现的情况,分别推断出这对基因所在的片段:ⅰ如果子代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Ⅰ片段;ⅱ如果子代雌性全为抗病,雄性全为不抗病,则这对基因不可能位于片段。
Ⅰ.请据题回答以下问题:
(1)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将番茄培养在含Mg2+、Ca2+和SiO44-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这三种离子的浓度如图1。营养液中的无机盐离子通过方式进入番茄细胞内,吸收结果表明番茄对SiO44-的吸收较少,而对另外离子的吸收较多,这一差异与根细胞膜上有关。
(2)如图2表示番茄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甲~丁表示物质,①~⑤表示过程。 ①~⑤表示的过程中能够为番茄细胞吸收K+、NO3-等矿质离子提供ATP的过程包括(填数字标号)。
(3)番茄有氧呼吸(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产生的[H]来自化合物。
(4)如图所示为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强度对水绵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3,溶液A可维持C02浓度恒定)和实验结果(图4)。整个实验在25℃恒温环境中进行,实验过程水绵呼吸作用强度不变。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实验中25℃恒温属于变量。
②当测定图4中A点数据时,图3装置的处理方式为。
③若将培养皿中水绵的量增加一倍再进行实验,则B点位置将会;若向培养皿中加入好氧细菌再进行实验,则B点位置将会。(本小题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变”)
Ⅱ.酵母菌的线粒体在饥饿和光照等条件下会损伤,线粒体产生的一种外膜蛋白可以引起其发生特异性的“自噬”现象。线粒体外会出现双层膜(图中①)而成为“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如下图)。请回答:
(1)为观察正常细胞中的线粒体,可用进行染色。
(2)线粒体内膜结构的基本支架是。
(3)如果人的精子中线粒体基因发生了突变,这种变异一般(答“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4)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白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细胞并产生大量抗体。
下图为甲病(A或a)和乙病(B或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Ⅰ2无乙病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是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常”或“X”)染色体上的________(“显”或“隐”)性遗传病。
(2)Ⅱ4可能的基因型是。
(3)Ⅰ1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是。
(4)Ⅱ3是纯合子的概率是,她与一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中只患甲病的概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