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碱基对位于外侧 |
B.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并证实其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 |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
下列关于基因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DNA或RNA的一个片段 | B.是控制性状的一个基本功能单位 |
C.能指导蛋白质或RNA合成 | D.是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 |
下列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家系的系谱特征不相符的是
A.不一定每代都有该病患者 |
B.患者的亲属常表现为正常 |
C.双亲为携带者时,子女中约有2/3为携带者 |
D.该病的遗传与性别没有关联 |
如果某基因的中部替换了一个核苷酸对,不可能的后果是
A.无法形成翻译产物 |
B.翻译在替换位置终止 |
C.翻译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
D.翻译的蛋白质完全正常 |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斯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
第1组 |
第2组 |
第3组 |
第4组 |
|
实验处理 |
注射活的R型菌 |
注射活的S型菌 |
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菌 |
注射活的R型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 |
实验现象 |
小鼠不死亡 |
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 |
小鼠不死亡 |
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 |
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实验的关键现象是第4组小鼠死亡并分离到S型活细菌
对第4组实验的分析必须是以1-3组的实验为参照
本实验说明R型肺炎双球菌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转化
本实验结论为“DNA是使R型转化为S型的转化因子”
DNA复制和转录的共同点是
①均需要酶和模板的参与②均需要解旋酶的作用
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④均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