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是1∶4∶9 |
B.第1s末、第2s末、第3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3∶5 |
C.只要物体的加速度竖直向下且a=g运动,都称之为自由落体运动。 |
D.在前0.1m内、前0.2m内、前0.3m内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为1∶![]() ![]() |
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了下来,在刹车过程中,汽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A.![]() |
B.1∶![]() |
C.1∶(![]() |
D.(![]() |
以下说法不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某一个地方 |
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C.笛卡尔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
D.牛顿第一定律是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直接用实验验证 |
跳伞运动员以5m/s的速度匀速下降的过程中,在距地面10m处掉了一颗扣子,跳伞运动员比扣子晚着地的时间为(不计空气阻力对扣子的作用,g取10m/s2)()
A.1s | B.2s | C.![]() |
D.![]() |
两个物体如图放置,水平力F=1N作用在b上,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b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1N |
B.物体b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0 |
C.地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为0.5N |
D.地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为1N |
一辆警车在平直公路上以40m/s的速度巡逻,突然接到报警,在前方不远处有歹徒抢劫,该警车要尽快赶到出事地点且到达出事地点时的速度也为40m/s。现有a、b、c三种行进方式:a.一直匀速直线运动;b.先匀减速再匀加速;c.先匀加速再匀减速,则()
A.a种方式先到达 | B.b种方式先到达 |
C.c种方式先到达 | D.三种方式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