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 |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有关 |
C.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
D.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
如图所示,电池的内阻可以忽略不计,电压表和可变电阻器R串联接成通路,如果可变电阻器R的值减为原来的1/3时,电压表的读数由U0增加到2U0,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流过可变电阻器R的电流增大为原来的2倍 |
B.可变电阻器R消耗的电功率增加为原来的4倍 |
C.可变电阻器R两端的电压减小为原来的2/3 |
D.若可变电阻器R的阻值减小到零,那么电压表的示数变为4U0 |
如图,一半圆形碗的边缘上装有一定滑轮,滑轮两边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挂着两个小物体,质量分别为m1、m2, m1>m2。现让m1从靠近定滑轮处由静止开始沿碗内壁下滑。设碗固定不动,其内壁光滑、半径为R。则m1滑到碗最低点时的速度为
A.![]() |
B.![]() |
C.![]() |
D.![]() |
法拉第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试验,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将历史上认为各自独立的学科“电学”与“磁学”联系起来。在下面几个典型的实验设计思想中,所作的推论后来被实验否定的是
A.既然磁铁可使近旁的铁块带磁,静电荷可使近旁的导体表面感应出电荷,那么静止导线上的稳恒电流也可在近旁静止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 |
B.既然磁铁可在近旁运动的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那么稳恒电流也可在近旁运动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 |
C.既然运动的磁铁可在近旁静止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那么静止的磁铁也可在近旁运动的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 |
D.既然运动的磁铁可在近旁的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那么运动导线上的稳恒电流也可在近旁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 |
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由于发生了某种衰变而形成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圆形径迹,两圆半径之比为1∶16,有:()
A.该原子核发生了α衰变 |
B.该原子核发生了β衰变 |
C.那个打出衰变粒子的反冲核沿小圆作逆时针方向运动 |
D.该衰变过程结束后其系统的总质量略有增加 |
图1中,波源S从平衡位置y=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轴的正方向),振动周期T=0.01 s,产生的简谐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80 m/s. 经过一段时间后,P、Q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1.2 m、SQ=2.6 m。若以Q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在图2的振动图象中,能正确描述P、Q两点振动情况的是
图1
图2
A.甲为Q点的振动图象 | B.乙为Q点的振动图象 |
C.丙为P点的振动图象 | D.丁为P点的振动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