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高度h;
③将物块Q在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刻度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ⅰ)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__________;
(ⅱ)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__________;
(ⅲ)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__________;
(ⅳ)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
(2)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 。
(ii)已知实验测得的μ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 (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矿井深为125m,在井口每隔相同时间自由下落一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下落时,第1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则每相邻两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为 s, 这时第3只小球和第5只小球相距 m.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4所示,若从出发开始计时,则4s秒末物体离开出发点 m,此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
足球以8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在0.2s的时间内将足球以12 m/s的速度反向踢出.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m/s2,方向与 m/s的速度方向相反.
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秒钟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秒钟再次到回声.已知声速为340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 m.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小车挂上钩码和纸带后, 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这时钩码离地面高度为0.8 m.现要求纸带上记录的点数不得少于41个,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应不超过多少?(纸带与木板足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