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如NO、NO2等,用通式NOx表示)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为了保护环境,工业上常通入氨气与之发生如下反应:NOx+NH3―→N2+H2O来消除污染.有关此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
| B.当x=1时,每生成2.5 mol N2,被氧化的气体有3 mol |
| C.当x=2时,有1 mol气体被还原,转移电子4 mol |
| D.反应通式配平表示为:6NOx+4xNH3===(3+2x)N2+6xH2O |
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 mol·L-1,c(SO
)="0.8" mol·L-1,,则c(K+)为
| A.0.15 mol·L-1 | B.0.2 mol·L-1 |
| C.0.3 mol·L-1 | D.0.4 mol·L-1 |
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Al3+ + 4OH— ="=" AlO2— + 2H2O |
| B.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CO2 + H2O + 2C6H5O—→2C6H5OH + CO32— |
| C.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溶液:HCO3— + CH3COOH ="=" CH3COO— + CO2↑+ H2O |
| D.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Fe2+ + 2Br— + 2Cl2 ="=" Fe3+ + Br2 + 4Cl— |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
| A |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
HNO 3分解成了NO2 |
| B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
| C |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C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红色褪去 |
使溶液褪色的气体是乙烯 |
| D |
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 |
析出了NaHCO3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N2的电子式:![]() |
B.S2-的结构示意图:![]() |
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 |
D.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 |
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是
| A.是不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
| C.能否通过滤纸或半透膜 |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