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湿地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同时湿地也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
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
①纳木错(湖泊)  ②滩涂  ③黄河  ④台湾海峡  ⑤水稻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   ②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
③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④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目前,三江平原还有大片沼泽荒地,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其主要原因是(   )

A.我国已加入WTO,可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廉价粮食
B.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C.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菱藕等水生植物
D.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今后应转向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S地区部分社会经济指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S地区人口叙述正确的是

A.城镇人口比重减少 B.农业劳动力减少
C.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大于农村 D.城镇人口的增加都是因为农业人口向城镇迁移

下列关于S地区农业生产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科技投入大幅提升 B.粮食单产提高 C.种植业结构调整 D.耕地面积增加

图1示意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2显示戊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图3示意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图3
图1中

A.甲地比丙地云量少 B.乙地比甲地气压低
C.丙地比甲地气温高 D.丁地比甲地风速大

锋通过戊地的时间可能为

A.当日下午 B.当日夜间 C.次日上午 D.次日中午

图3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

A.①一乙 B.①一丙 C.②一甲 D.②一丁

下图示意某岛屿等高线(单位: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若甲地温度为31℃,则该岛地势最高处气温不低于

A.20.2℃ B.22℃ C.23.8℃ D.25.6℃

据图分析判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中,人口规模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列关于乙丙一线,说法正确的是

A.此线可能穿越河流
B.此线穿过一个山脊,没有穿过山谷
C.某人沿此线行走,总行走路程约120千米
D.此线上总有一个地方可同时看到甲、丁和戊三点

下列关于该岛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中,叙述正确的是

A.全岛各地气温和降水量都相差不大,因为该岛面积小
B.全岛各地气温相差不大,因为该岛南北纬度相差不大
C.全岛降水量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因为受纬度差的影响
D.全岛各地气温和降水量都相差较大,因为受地形的影响

下图示意宁夏中卫(38°N,105°E)旅游区局部位置和景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黄河河水()

A.逆时针流动 B.顺时针流动
C.东侧水流较西侧急 D.南侧水流较北侧急

图中的四地有羊皮筏平稳渡黄河、陡坡急降滑沙、搏击黄河漂流、汉朝古瓷窑遗址观光等项目,最可能是羊皮筏平稳渡黄河和陡坡急降滑沙项目的地点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③②

下图示意地壳物质循环,甲乙丙丁为三大类岩石和岩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有恐龙化石的岩石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东非高原形成的过程是

A.① B.② C.④ D.⑥

在①这一过程中

A.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B.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C.温度降低,压力降低 D.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