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小实验:(如图准备装置)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结论: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CO2的温度较邻瓶高,最大可达4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该实验反映的现象是( )
A.温室效应 | B.酸雨污染 |
C.大气污染 | D.臭氧层破坏 |
下列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增加大气温度 |
B.能分解氧分子与氮分子为原子,使大气强烈增温 |
C.能吸收长波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
D.能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
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大量燃烧矿物能源 ②火山喷发 ③过度发展核电
④过度砍伐森林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下面是太湖平原与东北平原农业相关要素比较,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太湖平原 |
东北平原 |
|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
0.07 |
0.31 |
谷物年产(千克/公顷) |
12414 |
4916 |
太湖平原年产量高于东北平原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低,热量充足,熟制多 | B.土壤更肥沃 |
C.机械化水平高 | D.地势平坦开阔 |
太湖平原自古是我国粮仓,给北方地区输送大量粮食,但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却从东北大量调入粮食,下列关于“南粮北上”被“北粮南下”所取代的分析正确的是
A.太湖平原土壤贫瘠,产量下降 | B.东北平原人多地少,商品率高 |
C.太湖平原城市化的推进占用耕地 | D.东北平原劳动力素质高,机械化程度好 |
下列关于两地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③都位于第一阶梯④热量充足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图为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以及该流域A地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以下问题。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有利条件有
①处于热带,受赤道低压影响,全年降水丰富 ②流域内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③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 ④河流流量大,水资源丰富⑤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兴修水坝在流域综合治理中发展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一些国家兴起“废坝”运动,“废坝”的可能原因是
①河口三角洲淤积缓慢②使海水倒灌,海岸受侵蚀③航运条件变差
④近海鱼类减少⑤灌溉水源减少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下列现象中,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的是
A.交通拥堵 |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
C.住房紧张 |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
下图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图。有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表示的生态问题主要分布在我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 |
B.“△”表示水土流失 |
C.丙地出现“红色荒漠”是因为气候过度干旱 |
D.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不会出现水土流失 |
下列荒漠的分布与其主要形成原因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拉丁美洲南端东岸地区的荒漠——寒流降温减湿 |
B.北非撒哈拉地区的荒漠——地形 |
C.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荒漠逼近赤道地区——赤道低压带 |
D.我国塔里木盆地中的荒漠——深居内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