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读某区域示意图(图甲)及该区域早期各农业部门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示意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甲中山脉东西两侧地区冬季气温的高低,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2)图甲中,C河长度及流域面积远小于黄河,但多年平均径流量却大于黄河,试简要分析其成因。
(3)简述图乙所示该区域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4)简要分析图甲中A河流域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B处湖泊产生的不良影响。
读图,回答:
(1)A、B两点的地理坐标为:
A
B
(2)A、B两幅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 图,
表示实地范围较大的是图。
(3)A、B两点间,间隔经度度,间隔纬度度。
(4)A在半球(东或西),B在半球(南或北),B在A的方向。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空1分)
⑴大洲:丙、乙。
⑵湖泊:B;
⑶运河:E,沟通了A和C。
⑷海峡:F,沟通了 和。
海峡:G。
⑸国家:J、K。E
(6)本区重要的资源:。
图是“中美两国本土地理位置重叠对照图”(两国的比例尺相同),回答下
列问题:
(1)若图中a点分别位于中国和美国,其可能相同的地理现象和事物是:(填序
号) 。
①太阳高度相同②地方时相同③昼夜长短相同④角速度、线速度相同
⑤地形相同⑥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相同⑦均会受到寒潮的影响
(2)中美两国的重叠部分,有相同的气候类型,其中面积最广的是。
(3)若图中b点分别在中国、美国境内,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
但成因却有所不同:中国 ;
美国。
(4)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中美两国人口迁移方向存在差异,试作简要对比。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⑵说明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⑶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Rl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5)大量引Rl、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