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图为某日的太阳光照图,右图是左图中DI、KH、CG中某一经线上各纬度该日的日出时间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中的CF为______ (晨、昏)线。
(2)此日,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 (快、慢)。
(3)此时,除180°经线外,另一条日期分界线为______经线。
(4)这一天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
如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B , C 。
(2)河流AD段的流向为 。
(3)B处海拔最高可能的范围是( )
A.[150 m,200 m] B.[250 m,300 m) C.[200 m,250 m] D.[250 m,300 m]
(4)若G、H两地图上距离为3.6 cm,,则两地实地距离为 ;G与H的相对高度为 。
(5)拟在图中A、D、E处选一处建一水坝,应选择在 处,理由是 。
读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甲在乙的______方向。丙地位于____(东、西)半球,丁位于____(高、中、低)纬度地区。
(2)沿图中的弧线,由甲到乙飞行,是不是最短航线?为什么?
(3)写出丙点对跖点的坐标,并判断该对跖点到南极点的距离。
下图中,图甲为地表三圈环流剖面图(局部,N为北极点);图乙为某季节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字母所表示的纬度为30°、60°的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乙表示的是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判断理由是。
(3)图甲中B处是________风带,与图乙中________处(a或b)的风向一致。图甲中C处是________气压带,D处是________风带。
(4) N气压带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E气压带的成因为_______________ (动力或热力)原因。
(10分)读下图,回答问题。
(1) 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就地表形态来说,乙地是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地区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甲、乙两地中的_______开采;若该地区含有化石,则A、B两地中,_______地可能找到。
(3) 根据岩石成因分类,C处形成的岩石属于_______(类),代表岩石是______________。
(4)岩层A与B形成的早晚顺序是______________。
读下面“极点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A在D的________方。
(2)图中B点是_______月_______日_______时,D点地方时为_______时。
(3) 这一天A、B、C三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点,白昼时间最短的是_______点,与B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的另一条纬线的纬度是_______。
(4)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
(5)此时,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的几分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