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7月30日~10月7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了“秦汉—罗马文明展”,下图是其中的一幅展品“东汉书信纸”。它原衬垫于铜镜之下,故呈圆形,推测为家书的残片。纸以麻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施胶等加工技术,改善了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纸张厚薄均匀。以上介绍和图片说明东汉时

A.造纸技术有了一定的进步
B.中国的造纸术已经由罗马人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欧洲
C.普通百姓享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拥有文化的人很多
D.纸已经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德国科学家布劳恩因发明无线电报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与无线电报技术属于同一时代的发明是

A.汽船 B.火车 C.计算机 D.电灯


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联网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知识经济的产生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浙江省2009届高考押题卷29题)史载“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攻击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B.战争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
C.战争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2009年3月山东烟台市高三诊断12题)“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对这些人文资源)完全入迷了。”但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人则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西方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的自然资源很丰富
B.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需要
C.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2009年3月南京市高三第一次调研13题)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的第一合计算机最初是用于计算炮弹弹道;德国人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以上史实说明

A.各国对太空的争夺已提上日程 B.科学技术水平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科技发明威胁了人类和平 D.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