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常温下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加入铝粉都能够产生氢气 |
B.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2CrO4)=9.0×10-12。在含Cl—、CrO42—浓度相同的溶液中滴加几滴稀AgNO3溶液时,则先生成AgCl沉淀 |
C.电解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加入氧化铜固体不可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浓度 |
D.在NaAlO2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直至过量,开始没有沉淀,随后产生沉淀,最后沉淀消失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被腐蚀时质量一定减少 |
B.金属腐蚀就是金属单质被氧化 |
C.金属腐蚀一定是在酸性条件下 |
D.金属直接与液体接触才能造成金属腐蚀,与气体接触没有影响 |
右图为模拟铁生锈的实验。铁粉中均匀混有少量碳粉,撒入在内壁已分别用氯化钠溶液和稀醋酸润湿过的甲、乙两支具支试管。打开止水夹片刻后,以下有关该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
A.甲装置中红墨水倒吸量比乙装置多 |
B.甲装置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 |
C.乙装置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析氢腐蚀 |
D.乙装置开始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接着红墨水又较快倒流 |
(08济南针对性训练,12)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以固体氧化物(能传导O2—)作
为电解质,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外电路中电子由电极b流向电极a |
B.固体氧化物的作用是让电子在电池内通过 |
C.若H2作为燃料气,接触面发生的反应为H2+2OH—→2H2O+4e— |
D.若C2H4作为燃料气,接触面上发生的反应为C2H4+6O2—→2CO2+2H2O+12e— |
(08青岛统一检测,13)工业上利用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产物再溶于水的方法制得盐酸,流程复杂且造成能量浪费。有人设想利用原电池原理直接制备盐酸的同时,获取电能,假设这种想法可行,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A.两极材料都用石墨,用稀盐酸做电解质溶液 |
B.通入氢气的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 |
C.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通氯气的电极移动 |
D.通氯气的电极反应为Cl2+2e—=2Cl— |
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镁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因而越来越成为人们研制绿色原电池所关注的重点。有一种镁原电池的反应为:xMg+Mo3S4
MgxMo3S4。在镁原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g2+向正极迁移 | B.正极反应为:Mo3S4+ 2xe- = Mo3S42x— |
C.Mo3S4发生氧化反应 | D.负极反应为:xMg-2xe-=xMg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