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常温下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加入铝粉都能够产生氢气 |
B.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2CrO4)=9.0×10-12。在含Cl—、CrO42—浓度相同的溶液中滴加几滴稀AgNO3溶液时,则先生成AgCl沉淀 |
C.电解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加入氧化铜固体不可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浓度 |
D.在NaAlO2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直至过量,开始没有沉淀,随后产生沉淀,最后沉淀消失 |
六氟化硫分子呈正八面体形(如图所示),在高电压下仍有良好的绝缘性,在电器工业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但逸散到空气中会引起温室效应。下列有关六氟化硫的推测正确的是
A.六氟化硫易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
B.六氟化硫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
C.六氟化硫分子中的S—F键都是σ键,且键长、键能都相等 |
D.六氟化硫分子是极性分子 |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3H8中碳原子都采用的是sp3杂化 |
B.O2、CO2、N2都是非极性分子 |
C.酸性:H2CO3<H3PO4<H2SO4<HClO |
D.CO的一种等电子体为NO+,它的电子式为![]() |
下列各组微粒中,都互为等子体的是
A.CO、NO、NaH、N2 | B.SO2、NO2+、N3-、CNO- |
C.CO32-、NO3-、BeCl2 | D.SiF4、SiO44-、SO42-、PO43- |
下列几种氢键:①O—H…O,②N—H…N,③F—H…F,④O—H…N,其强度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
A.③①④② | B.①②③④ |
C.③② | D.①④③② |
现有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T。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Z与T形成的Z2T 化合物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六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满足:Y<Z |
B.氢化物的沸点排序 :Y>T>R |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T<R |
D.由X、R、Y、Z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