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富国》记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
A.土地兼并严重 | B.男耕女织 |
C.个体经营 | D.精耕细作 |
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 | B.西欧、日本经济崛起,联合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 |
C.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 | D.日本、西欧、美国三足鼎立 |
2007年9月8日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下列对APE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PEC成立于1989年,澳大利亚是创始国之一 |
B.APEC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 |
C.中国于2001年成功举办了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D.APEC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重要表现 |
2007年是美国宪法制定220周年、十月革命胜利90周年和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下列各项中,2007年为其签订60周年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A.布雷顿森林协定 | B.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
C.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特征是()
A.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 |
B.美元取得高于其他国家货币的地位 |
C.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
D.由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国家共同签订 |
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确立了美国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
B.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 |
C.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
D.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