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1956-1966年中国经济发展对比表”(以1956年为基数):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表相关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分类
年份
工农业总产值
国家财政收入
国民收入总额
工业固定资产
农业总产值
粮食产量
棉花产量
1956年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966年
约200%
194.4%
近180%
300%
124%
111%
161.7%

A.我国社会主义建没道路已经走向成熟   
B.周恩来、邓小平在经济领域进行了有效地调整和整顿
C.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曲折,但成就仍是主流   
D.国际国内建设环境已经得到全面改善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目的是( )

A.实现李白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 B.解决中低收入职工的住房问题
C.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住房问题 D.开发商品房市场,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标志中国铁路诞生的铁路是( )

A.淞沪铁路 B.唐胥铁路 C.京张铁路 D.京汉铁路

近代被中国大城市广泛接受的西方礼仪有()
① 不缠足 ② 握手 ③ 鞠躬 ④ 郊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曾颁布了禁止缠足的禁令,主要是()

A.对全社会妇女的尊重和保护 B.革除不良习俗促进社会进步
C.否定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追求与落实男女平等的理想

下列有关近代中国饮食方面的表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受西风东渐的影响,传统的饮食习惯受到冲击 B.吃西餐已经成为普通老百姓的一种习惯
C.日常的西式食品对普通百姓产生一定的影响 D.西餐首先在通商口岸出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