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雄性植株,其突变性状是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状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二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让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某二倍体生物有K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形成遗传信息不同的配子,其种类数为( )
A.2k | B.(![]() |
C.K2 | D.K1/2 |
父本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其F1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 )
A.AABb | B.Aabb | C.AaBb | D.aabb |
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遵循自由组合规律)。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 ( )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下列杂交组合属于测交的是 ( )
A.EeFfGg×EeFfGg | B.eeffgg×EeFfGg |
C.eeffGg×EeFfGg | D.EeFfGg×eeFfGg |
父本为双显性纯合子,母本为双杂合子,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其子代中,非亲本基因型个体占子代总数的 ( )
A.9/16 | B.3/16 | C.1/16 | D.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