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与溶酶体相关的问题:
(1)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原因是内含多种水解酶,这些酶在 上合成,经 、 加工、分类和包装后以出芽方式转移到溶酶体内。
(2)溶酶体内pH为5左右,而细胞质基质pH为7左右,可见H+以 方式进入溶酶体。
(3)蝌蚪尾部细胞溶酶体膜破裂,其内水解酶释放到细胞质中,从而使整个细胞被酶水解消亡。这是由 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称为 ,它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 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4)溶酶体膜与其他生物膜相比有一些特别之处,所以溶酶体膜不会被自身的酶所水解,而能与细胞质其他部分安全分隔开。这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生物膜系统的 功能。
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味道比土豆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在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处于休眠期的红薯块根与土豆块茎处理30 min后,测定还原糖的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1)由图中曲线可知,60℃时红薯的还原糖含量最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土豆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定土豆不含淀粉酶,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①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材料与用具:去掉淀粉与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斐林试剂A液,斐林试剂B液,苏丹红染液,3%淀粉溶液,3%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在B试管中加入去掉淀粉与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2ml,60℃水浴保温5 min。
第二步:向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水浴加温至60℃的3%淀粉溶液,水浴保温5 min。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可能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食用土豆时,人体内消化分解成的葡萄糖几乎被小肠上皮细胞全部吸收,葡萄糖以____________方式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下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回答:
(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_______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____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________,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________,请举例:_____________。
(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__________,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___________。
(4)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有赖于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大多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关于C、H、O、N、P、S在玉米和人细胞(干重)以及活细胞中的含量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
O |
C |
H |
N |
P |
S |
玉米细胞(干重) |
44.43 |
3.57 |
6.24 |
1.46 |
0.20 |
0.17 |
人细胞(干重) |
14.62 |
55.9 |
7.46 |
9.33 |
3.11 |
0.78 |
活细胞 |
65.0 |
18.0 |
10.0 |
3.0 |
1.40 |
0.30 |
(1)以上元素在活细胞中含量明显比人细胞(干重)含量多的是氧元素和_____元素,这两种元素在人体细胞干物质中主要存在于化合物___________中,该化合物的基本单位是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玉米细胞(干重)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干重)中的元素是氧,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________成分较多,此类化合物可作为___________结构的基本组成成分。
(3)水在生命活动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内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新陈代谢作用。在秋季收获大豆后,要进行晾晒才能入仓储存,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_____水。若植物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值变__________,则新陈代谢加强。
(4)在上表元素中,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核酸。
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和矮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步骤如下:(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P:DDTT×ddtt→F1:DdTt→dT花粉→dT幼苗→ddTT植株
(1) 过程A叫做__________;B过程是____________;C过程是_______________;D过程常用的化学药剂是____________。
(2) C和D构成的育种方法叫__________,用这种方法培育新品种只需_____年。
(3) 从F1开始,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育种方法来培育基因型为ddTT的矮秆抗锈病小麦,理论上F2中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占____________。
右图为人体内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图中合成多肽链的原料是_________,其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_____;合成场所是。
(2)图中所示步骤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____________(名称)。完成这一步骤除图中所示条件外还需要。
(3)图中Ⅰ是__________。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写出信使RNA区段所对应的DNA碱基排列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 ( )
A.神经细胞 | B.肝细胞 | C.成熟的红细胞 | D.脂肪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