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2012—2013年我国经济结构(部分指标)状况表。


2012年
2013年
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需求结构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最终消费:51.8%
投资:50.4%
净出口:-2.2%
最终消费:50%
投资:54.4%
净出口:-4.4%
产业结构
(三大产业占GDP比重)
第一产业:10.1%
第二产业:45.3%
第三产业:44.6%
第一产业:10.0%
第二产业:43.9%
第三产业:46.1%
城乡结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3.10:1
3.03:1

注:国际公认标准认为,产能利用率小于75%即为严重过剩。目前,我国39个行业中有21个产能利用率低于75%。
材料二: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采取税收、土地优惠政策或低价手段招商引资,扭曲了要素市场价格;有的还对GDP拉动大、税收贡献大的企业在环保监管上网开一面,弱化了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这不仅导致了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也制约了我国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1)揭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①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运用政治常识简要回答,中国共产党主要是通过哪些制度和途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
②中央领导同志在宗教团体领导人座谈会上指出:“正确处理好宗教问题,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在处理我们与宗教界朋友之间的关系时,‘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原则。”
何理解“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关系?

2010年,中国的现代化到了一个攸关未来的路口。一场国际金融危机使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软肋”尽显,而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客观上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今后,中国经济将“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调结构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
材料一:中德美国内生产总值(GDP)情况比较

国家
五年GDP平均增长(%)
人均GDP(美元)
GDP能耗(吨标准煤/万美元)
德国
2.26
33099
1.72
美国
1.10
42067
2.62
中国
10.04
3782
12.87


材料二:根据IEA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超过欧盟,2007年又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2008年超过北美、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的总和。2009年,中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家及时把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加强政府调控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促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内在活力,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谈谈怎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中国软件业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萌芽、80年代起步、90年代成长、2000年以后快速发展”四个阶段。30年来,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产品产业化不断取得突破。许多产品在各自重点应用领域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获得计算机认证资质的企业2348家,其中一级资质的企业148家,具有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企业203家。一批特色突出、品牌知名的骨干软件企业脱颖而出,瑞星、金山等企业的自主信息安全软件在国内市场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价值规律作用的?

各民主党派中央充分协商的基础上,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随后,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2011年3月,《草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向十届全国政协四次会议征求意见;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便在全国实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说明中共中央、各民主党派、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在我国做出重大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