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双链DNA分子含1000个碱基对,已知腺嘌呤(A)的数目是300个,则胞嘧啶(C)的数目是
A.400 B.500 C.600 D.700
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达到K值后,增长率为0 |
B.种群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K值之后 |
C.对于害虫的防治应在K/2之后进行 |
D.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不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不能用地上部分的数量作为种群密度 |
B.不宜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
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愈来愈小,最可能的原因是
A.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 | B.种群死亡率过高 |
C.种群内雄性多于雌性 | D.群落结构太复杂 |
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A.探究的问题:所选定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 |
B.实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选用浸泡法或沾蘸法 |
C.如果用浸泡法,对这种植物的不同插条浸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度 |
D.如果用沾蘸法,对这种植物的不同插条蘸取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要有不同的梯度 |
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茎的向光性实验中,若测得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b![]() |
B.若c点表示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则cd段可表示最靠近顶芽的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 |
C.在利用生长素作![]() |
D.若c点表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则a、d点分别表示促进根、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