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离子或物质组能大量共存,且满足相应条件的是
选项 |
离子或物质 |
条件 |
A |
Na+、K+、Cl-、SO42- |
c(Na+)+c(K+)=c(SO42-)+ c(Cl-) |
B |
Fe3+、SO32-、Cl- |
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
C |
Ba+、HCO3-、Cl-、H+ |
加入氨水产生沉淀 |
D |
SO2、O2、NO2 |
通入足量NaOH溶液后,可能会没有任何气体剩余 |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利用焓变的数据或熵变的数据一定都能单独判断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 |
B.利用沸点数据推测将一些液体混合物分离开来的可能性 |
C.利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大小 |
D.利用溶液的pH与7的大小关系,来判断任何温度下溶液的酸碱性 |
2008年10月8日,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16岁时,他凭借一个金属易受硫氰酸盐腐蚀的调查项目,荣获“美国西屋科学天才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腐蚀就是金属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
B.将水库中的水闸(钢板)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正极连接到一块废铁上可防止水闸被腐蚀 |
C.合金的熔点都高于它的成分金属,合金的耐腐蚀性也都比其成分金属强 |
D.铜板上的铁铆钉处在潮湿的空气中直接发生反应:Fe-3e- = Fe3+,继而形成铁锈 |
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CO2的比例模型:![]() |
B.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C.次氯酸的结构式:![]() |
D.甲基的电子式:![]() |
2009年11月25日,我国提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和近期指标,旨在 “善待地球——科学发展”。下列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
B.加高工厂的烟囱,使烟尘和废气远离地表,减少污染 |
C.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 |
D.采用“绿色化学”工艺,建立环境友好型化工体系 |
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关于它的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它有酸性,能与纯碱溶液反应 |
B.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水解只生成一种物质 |
C.1 mol该有机物最多能和7 mol NaOH反应 |
D.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