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某一经3H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
| 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其中含3H的DNA分子数为N/2 |
| C.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
|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结果 |
右图的遗传系谱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 A.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 |
| B.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
| C.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 |
| D.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
下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对该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和Y 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 |
| B.图中a和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
| C.甲状腺的活动只受垂体促激素的调节 |
|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
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抗体是一类分泌蛋白 | 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水解 |
|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 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 |
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 A.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 |
| B.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 |
| C.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上弯曲生长 |
| D.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下弯曲生长 |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应包括()
| A.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
|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
| 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
|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