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AA与Aa的比例为l∶2。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中AA和Aa的比例为( )
| A.1∶1 | B.1∶2 | C.2∶1 | D.3∶l |
在高温淀粉酶运用到工业生产时,需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图中的曲线①表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相对酶活性(酶活性与酶最大活性的百分比)。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中的曲线②。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
| A.40°~50° | B.50°~60° | C.60°~70° | D.70°~80° |
关于新陈代谢与酶、ATP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
| A.酶的种类具有物种差异性,而ATP却无物种差异性 |
| B.酶、ATP都与新陈代谢密切相关,但两者的合成并无直接关系 |
| C.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等 |
| D.与激素及载体蛋白等一样,酶起到调节作用后并不失活 |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氧进入肺泡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 |
| B.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葡萄糖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
| C.生物膜运输物质的选择透过性与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有关 |
| D.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植物细胞,能通过主动运输主动吸水 |
下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如图(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发生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高度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
B.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
C.图(一)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 大 于 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率
D.图(二)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率
下列实验中所用材料、试剂与颜色反应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材料 |
试剂和仪器 |
实验目的 |
颜色 |
| A |
口腔上皮细胞 |
台盼蓝,显微镜 |
检测细胞的死活 |
死细胞被染成蓝色,活细胞不着色 |
| B |
洋葱鳞片叶 |
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酒精灯、显微镜 |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细胞核染成绿色,细胞质染成红色 |
| C |
花生种子匀浆 |
苏丹Ⅲ染液,显微镜 |
检测脂肪 |
橘黄色 |
| D |
口腔上皮细胞 |
健那绿染液,显微镜 |
观察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
线粒体为蓝绿色, 细胞质基质接近无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