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给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打下了时代的烙印,使得中国近现代哲学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发展状态。
从内容上看,中国近现代哲学思想与社会现实的关系非常密切,没有充分地体现出哲学理论的抽象性和纯理论性特征。如果说西方近现代哲学发展更多地体现了哲学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因而其理论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那么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由于是以“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为中心而展开的,则更多体现了哲学观念与历史文化之间的联系,因而其理论的现实性特征相当明显。
中国哲学近代转型的历史极短,最多只有不足80年的时间,并且其内容主要局限在历史观和文化观,并初步涉及到政治哲学领域。这就使得近代形态的中国哲学极不发达,中国哲学以西化的形式进入了现代形态的发展阶段,造成了现代形态中国哲学与传统形态中国哲学之间的某种断裂:中国现代哲学不再“接着”中国传统哲学讲。之所以产生这种状况,就是因为中国近现代哲学转型是以“中国向何去”的时代问题为中心展开的,它并不是哲学反思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不是直接来自于传统哲学的困境,而是中国哲学家对中国现实的社会危机的反映。“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的紧迫性不允许中国哲学有足够的时间来展开其近代形态。
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是在古今中西文化大碰撞的背景下进行的,社会生活的根本性变革、西方理论的引入和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彻底性批判,使中国现代哲学家具有一种自由的活跃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思想资源,使他们比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家和以前的中国哲学家更能深入地研究哲学问题,特别是中国哲学的问题。对于同一哲学问题,中国现代哲学家有着不同的回答,因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哲学思潮,对哲学问题的研究就以各种哲学思潮相争论的形式展开的。无论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还是西方哲学发展史上,从来没有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出现这么多的思潮相互争论、交流和发展。可以说,众多现代哲学思潮的兴起和展开就是中国近现代哲学转型的表现形式。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促使了中国现代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反复思考这一时代的问题。不仅如此,能否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还是中国人接受或支持某一哲学思潮的主要理由。在“科玄”论战中,科学之所以取得了胜利,获得了更多人的支持,并不是因为“科学”派从理论上驳倒了“玄学”派,而是人们普遍相信科学比玄学更有助于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可以说,“中国向何去”的时代问题实际上决定了中国现代哲学思潮的兴衰成败。
(选自《中国哲学近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作者都兰军,有删改)与“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它的背景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大变革和古今中西文化大碰撞。 |
B.它的目的是为了从哲学上回答“中国向何处”的时代问题。 |
C.它的产生是中国哲学家对中国现实的社会危机的一种反映。 |
D.它的作用是使得中国近现代历史呈现一种独特的发展状态。 |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开宗明义,鲜明地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指出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与“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时代性问题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
B.第二段运用对比,将西方近现代哲学的特点与中国近现代哲学的特点加以细致比较,用意在于突出西方哲学发展比中国哲学发展更具合理性。 |
C.第三段指出现代形态的中国哲学与传统形态的哲学之所以形成某种断裂,并非全然由于西方哲学的影响,而更多是因为中国现实社会的危机。 |
D.第四段意在说明中国近现代哲学转型的表现形式就是众多现代思潮的兴起和展开,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解答“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 |
根据文意,分别概括出中国近代哲学、中国现代哲学存在的不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中印应以日本索尼为鉴
亚洲若说崛起,其实上世纪80年代,早有“日本第一”和“台湾奇迹”两个值得参考的实例。日本的人口和消费群是美国的四成,经济实力亦大约是四成,所以日本在80年代一发力,就和美国“并驾齐驱”。“日本第一”和Made in Japan成为商学院的研究命题。其中最为津津乐道的是丰田式管理,Toyota Production System(TPS)成为很多美国和台湾公司的学习对象。丰田进军美国,没有水土不服,21世纪更超越了福特汽车。日本本土经济十多年的停滞不前,对丰田毫无影响,丰田在21世纪对中印两个市场的策略,值得留意。
另一位值得留意的是刚过六十大寿的索尼(Sony),海外研究Sony的人,无人不知盛田昭夫(Akio Morita)这位创办人,因为此公在上世纪的曝光率,日本无人能及,而这又恰是索尼雄霸市场,在消费者心中有无可取代的地位的明证。但对另一位创办人井深大却是极为陌生,这位1908年出生的工程师兼发明家,在1976年,六十八岁那年,就成为荣誉董事长,这位以“工作的报酬是工作”为理念的领导人,曾经培养了大量索尼的“激情集团”。但根据索尼的前常务董事天外伺郎,这位在索尼工作四十年的索尼人所言,在1995年开始(井深大转为首席顾问并在1997年去世),索尼“逐渐实行绩效主义,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非常详尽的评价标准,并根据对每个人的评价确定报酬”。这个由索尼团队OHGA和出井伸一领导的西方管理观念,一直困扰索尼人十一年,期间在2003年发生“索尼震撼”(Sony shock),和去年聘任美籍英裔人为CEO,究竟索尼应维持井深大时代的“自由、豁达、愉快的气氛,认真工作的技术人最大限度的发挥技能”,还是以“客观公正化的绩效制度”来改革,这恰是崛起后的企业所面对的新问题。
每一家达到雄霸天下的企业,都要面对:一、敌手的崛起;二、自己不以为意,变成“度日辰”;三、员工激情丧失,再无特异创新功能。所以中印崛起,日本可以为鉴。最好的技术工程师,能否领导消费者的爱好,这是要以消费者为尊。这是21世纪产品风险管理的大命题,最佳技术产品未必受消费者认可,这就是20世纪和21世纪的分别。对划线词句“日本第一”“并驾齐驱”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第一”是赞赏日本的经济表现及其在国家管理与全国协调方面的技巧。“并驾齐驱”是指日本在80年代经济腾飞后,经济总量达到美国水平。 |
B.“日本第一”是赞赏日本的经济表现及其在国家管理与全国协调方面的技巧。“并驾齐驱”是指日本在80年代经济发展速度和国际影响力与美国相当。 |
C.“日本第一”是指日本经济超越了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的国家。“并驾齐驱”是指日本在80年代经济腾飞后,经济总量达到美国水平。 |
D.“日本第一”是指日本经济超越了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的国家。“并驾齐驱”是指日本在80年代经济发展速度和国际影响力与美国相当。 |
下列选项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同为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人们对盛田昭夫很熟悉而对井深大却极为陌生,是因为井深大对索尼公司的影响远远比不上盛田昭夫。 |
B.井深大“工作的报酬是工作”的理念和他所培养的大量索尼的“激情集团”是索尼公司快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
C.由索尼领导人的风格可知,“要充分发挥勤勉认真的技术人员的技能,建立一个自由豁达、轻松愉快的理想工厂”提出者是出井伸一。 |
D.21世纪产品风险管理的大命题即是技术产品可以不最先进,但一定要获得消费者认可。 |
根据文章推断,下列管理模式不属于“丰田式管理”的一项是:
A.充分运用“活人和活空间”,在生产量不变的情况下,精简生产空间和工作人员,鼓励员工都成为“多能工”以创造最高价值。 |
B.让员工养成好的工作习惯,不断学习创新,使人员的素质越来越高,反应越快越精确。 |
C.强调管理者的经验与技能,从管理者的角度创立规章制度,并要求员工充分理解、接受并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
D.杜绝浪费任何一点材料、人力、时间、空间、能量和运输等资源。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赤壁今何在
赤壁之战虽为陈迹,但关于“赤壁”的地点,从唐代争论至今。据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和王象之《舆地纪胜》所记,今武汉市蔡甸东临障山、汉川县西赤壁山、黄州市西北赤鼻山、赤壁市西赤壁山(又名石头口)和武汉市武昌西南赤矶山,都被认为是“赤壁之战”的赤壁山。赵、王二人文后点评:前二说,混赤壁与乌林为一地,又皆远离长江,且在江北;黄州说也把赤壁置于樊口对岸的江北,皆与“赤壁之战”形势不合。赵、王明确肯定赤壁山于今武汉市武昌西南的赤矶山。
关于赤壁市赤壁山之说,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中明确肯定:“赤壁山在(鄂州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与赤壁相对。”此说后被赵彦卫否定:“指今石头口为其地,然石头口初未尝以赤壁名。”
李吉甫的蒲圻赤壁说,确实经不起推敲。曹操初战败后,以乌林为大本营,陈兵于江北沿岸,孙、刘联军则于赤壁上下的南岸。周瑜采用黄盖溯江西上诈降、中流放火烧连营、精锐继后追击这“三段之计”而大败曹操。可见,乌林与赤壁之间,应有一定的上、下游间距,绝不可能是南北隔江相对。
另据《三国志》载,其时曹操数十万大军已沿江东下,双方兵力悬殊,孙、刘联军只能在重兵保卫大本营夏口的前提下,派出适量人马至夏口的前哨及数十里之内的大、小军山一带游弋设防,再远之处就属分散兵力,更不用说远在数百里之外的蒲圻赤壁山了。
主张“赤壁”于今武昌西南一带的,主要是北朝郦道元的《水经注》(郦为江南诸水作注时曾参阅大量南方文献)与南朝盛弘之经数年实地查勘和访问而成的《荆州记》。
《水经注》“乌林—赤壁”河段中记载“江水又东径下乌林南”,郦道元即说,“吴黄盖败魏武于乌林,即是处也”。《水经注》又载,江水又东径陆口、蒲圻洲、蒲圻县等地后,“左径百人山南,右径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所起也”。百人山,马征麟《长江图说》指出,即今武汉市西南长江左岸的纱帽山。和百人山隔江相对的“赤壁”,便是《云麓漫钞》中最终确定的今武昌西南长江右岸的赤矶山了。当地村民至今仍能在附近山上、田内、江边捡到箭镞等战争遗物。而盛弘之《荆州记》中说:“蒲圻县沿江一百里南岸名乌林,周瑜、黄盖此乘大舰上破魏武兵于乌林,赤壁、乌林其东西一百六十里。”可见,“赤壁与乌林相对”于长江断面上,不符合此次战役的逻辑。
但郦、盛二人的记述,何以屡遭否定?关键是,长江“乌林—赤矶山”河段,长度已达260里,超出南朝时100里。南朝以前,该河段属顺直分汊河型,隋唐后演变为弯曲分汊河型。簰洲湾弯道的形成,使长江河道延长将近100里。由此,赵、王二人引用《水经注》关于乌林、赤壁的记载后即说:“据此则赤壁、乌林相去二百余里。”杨守敬的《水经注疏》虽认同郦、盛二人的结论,但不解长江长度之变化,而据乌林以东160里,定赤壁于今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虽较为接近史实,但也是错误的。“蒲圻赤壁”并不是真正的“赤壁”,以下表述不能成为这一论断依据的一项是()
A.“蒲圻赤壁”位于长江北岸,其地理位置与历史上的“大战”形势不符。 |
B.赵彦卫以石头口起初没有“赤壁”之名而否定赤壁市赤壁山为“赤壁”。 |
C.孙、刘联军分三个阶段击败曹操,可见乌林与“赤壁”存在上下游距离。 |
D.从双方大本营的位置,可见“赤壁”在蒲圻也与当时兵力强弱形势不符。 |
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以下分析或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对古代某一地名的确定,既要依据相关的典籍,还应辅以必要的实物加以佐证,如出土的文物、发现的遗迹等。 |
B.《水经注》与《荆州记》的相互印证说明: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密切结合才能在历史地理学方面得出正确结论。 |
C.从南北朝到南宋的七八百年间,在长江河道不断延长的影响下,乌林与赤壁两地间的距离也增加了至少40里。 |
D.如果杨守敬的《水经注疏》能够了解到古今长江河段长度的变化情况,完全有可能得出更符合历史真实的结论。 |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选出对“赤壁今何在”这一问题的探究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郦道元提出赤壁之战发生在今武汉市武昌西南长江沿岸,成为后世考证“赤壁今何在”的重要论据。 |
B.盛弘之以实地查勘和访问,提出赤壁、乌林同在长江南岸,二者东西相距一百六十里,证明了“赤壁与乌林相对”观点的谬误。 |
C.赵彦卫、王象之二人辨析了关于“赤壁今何在”的多种说法,最终得出“赤壁山在(鄂州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与赤壁相对”这一确定的结论。 |
D.本文作者揭示了长江河道延长百余里的历史变化真相,对郦、盛二人“屡遭否定”作出解释,从而肯定了赵、王二人对“赤壁今何在”的正确判断。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分,每小题3分)
2002年,青光眼检查得到美国总统布什批准,成为美国国家卫生保健政策实施的第一批预防性医疗项目之一。在此前的几十年里,虽然眼疾检查并不是一项政策性措施,但医疗部门一直都在这样做,以降低慢性眼疾的发病率(尤其对于眼疾高危人群)。2005年。一个由政府资助的专家组却突然宣称,他们不推荐公众接受青光眼检查。这个令人吃惊的结论立即引发了一场激烈争论:青光眼检查到底有害还是有益?根据最新研究结果,胜利的天平开始向有益的一方倾斜。
在美国,青光眼已经成为首要致盲因素,患者多达300万。当眼内液压升高,向大脑传递视觉信息的视神经会受到不可修复的破坏。随后,视野边缘开始出现盲点,并逐渐恶化为视野狭窄,如果不及时治疗,最终会失明。
据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统计,50%左右的青光眼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眼科教授罗希特。瓦尔玛(Rohit Varma)说:“这种疾病没有明显的症状或预兆,只有在检查时才能发现。”诊断时,医生一般要检查病人的周边视觉(peripheral vision)、视网膜和视神经有无损伤,并测量眼部液压。视觉一旦失去就不可能恢复,因此眼部检查极为重要。如果发现及时,并实施手术或药物治疗,就可以阻止病情恶化。
眼科研究所、政府机构、专家协会以及消费者团体都建议,青光眼高危人群应经常接受检查,比如有青光眼家族病史的人、40岁以上的美籍非洲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拉丁美洲居民)等。但在2005年,美国预防医学特别委员会(U.S.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缩写为USPSTF)的专家组,分析了一系列与眼睛检查有关的科学文献后,得出结论:支持或反对公众接受青光眼检查的证据都不充分。
回顾了13项研究后,专家组发现,眼睛检查的确可以检查出眼睛液压增加和早期青光眼,如果能及时调整眼睛液压,则可降低患者失明的几率。但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实,这种检查甚至及早确诊能改善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专家组还罗列了检查过程可能对患者眼部产生刺激,以及病人接受青光眼治疗会增加白内障发病风险等事实。专家组始终没有对支持或反对眼睛检查作出最后定夺。非赢利性公共政策研究组织------波拖马可政策研究所(Potomac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学术委员会主席丹尼斯·麦克布莱德(Dennis McBride)表示,眼部检查“利并不大于弊”。
考虑到上述结论可能会影响人们对青光眼检查的信心,波拖马可研究所和青光眼基金会在2007年10月召开会议,讨论了关于青光眼检查与治疗的国家方针。会上,科学家用事实回答了USPSTF提出的疑问,即青光眼检查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洛杉矶拉丁美洲人眼疾研究项目的一次调查中,科学家测量了青光眼患者视野的狭窄程度,并让他们描述眼疾如何影响日常生活。根据患者们的描述,狭窄的视野极大地限制了日常活动范围,在做一些需要准确判断距离、依靠周边视觉的事情时尤其如此(如驾驶),他们在精神健康和依赖性测试中也只能得到很低的分数。研究负责人瓦尔玛说:“我们的研究显示,即使是轻微的视野缺损,也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当我联系USPSTF,请该组织的科学家谈谈对上述研究的看法时,他们以保护病人隐私为由拒绝了我的要求。麦克布莱德希望,USPSTF在2010年回顾关于青光眼检查的研究时,能认真分析新数据,重新审视青光眼的检查治疗。最后,我们不妨用他的话来形容视觉的价值:“当一个人上了年纪,他最怕失去的不是生命,而是视觉。”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2002年前的几十年里,为降低慢性眼疾的发病率,医疗部门一直都在对人们进行眼疾检查。 |
B.最新研究成果显示,认为青光眼检查有益的观点占了上风。 |
C.美国预防医学特别委员会的专家组建议,有青光眼家族病史的人、40岁以上的美籍非洲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拉丁美洲居民)等应经常接受检查。 |
D.根据调查,青光眼患者认为视野的狭窄会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选项分析正确的是( )
①在美国,因青光眼致盲的人数已经多达300万。
②青光眼是首要的致盲因素,当眼内液压升高,向大脑传递视觉信息的视神经会受到不可修复的破坏,最终将会失明。
③对青光眼发现及时,并实施手术或药物治疗,还是可以治愈的。
④专家组认为,眼部检查过程会对患者眼部产生刺激,而且病人接受青光眼治疗会诱发白内障。
A.①②④错 | B.②③错 | C.①③④错 | D.①②③④错 |
下列四个题目,适合本文的一个是( )
A.青光眼的形成及危害 | B.眼睛检查弊大于利? |
C.青光眼,致盲第一要素! | D.视觉与生命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4题。
“恐怖主义”一词源于法语。它是18世纪90年代新创造的一个词汇,但很快就被英国借用,以说明法国大革命时期政府所采取的系统化威慑政策。接下来,这个词又被转换成为意指通过运用恐怖或强硬的恐吓手段攻击他人的任何政策。
在过去30年中,美国官方文件“对该定义采取了回避态度……它之所以未对恐怖主义作出界定,是因为定义涉及到分析、理解以及坚持某些一致性标准”。有些事情不便多说:是美国及其盟友制造了本·拉登的网络,并将其用于游击战争(包括恐怖主义:——因此,要是没有那些应当承担道义和物质责任的国家的玩世不恭。这个网络根本不可能存在
以色列作家亚维内里提出了一个半讽刺性的定义:“自由战士和恐怖主义者之间的不同在于,自由战士站在我们这边,而恐怖主义者站在另一边。”这种类型的定义不难归纳,因为它建立在一个简化的观点之上, “我说恐怖主义是什么。恐怖主义就是什么”。在一个或几个可见的真正恐怖袭击事件的基础上,恐怖主义可能轻率地被加以复制。对世贸中心双塔的袭击就是这种情况。那么,恐怖主义者则是“那些采取了我所指出的行动的人”。
然而,通过法令或随意指定的方式来界定恐怖主义,违反了根本的推理、论证规则,以致最终面临严重缺陷。但美国政府的官方言论却将其定位于“恐怖主义”。我想其原因在于, “主义”无疑是外来的、意识形态的和非美国的。即使在对平民进行政治屠杀的意义上,“恐怖”事实上也是一个针对外来者的英语舶来语。无论如何。这种恐怖主义是指一种先验的、邪恶的特性,而不是指某一人群。因此。恐怖主义者不是那些由于某某原因而持有某某观点的人,而是本应该具有明确主张的入。更确切地说,“恐怖主义者”是参与邪恶的“恐怖主义”图腾崇拜的人。我赞成美国著名专栏作家米切尔·金斯利的观点,即布什政府的“反恐战争”口号在政治上明显有利于把美国或其他国家的人民集结起来,以至于任何武装行动都可能被宣布为反恐怖主义的。目标的未确定性以及邪恶的无处不在,意味着武装行动可以随意蔓延到任何国家或集团。行动的根据主要不是法律,而是假借万能上帝的口谕。这样,美国政府对谁是恐怖主义者作出了实用主义的界定。以决定其帮助或攻击的对象。下列对“恐怖主义”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恐怖主义应指一种具有先验的、邪恶的图腾崇拜的人。
B.恐怖主义应指~个或几个可见的真正恐怖袭击事件,如对世贸中心双塔的袭击事件就是“恐怖主义”。
c.恐怖主义应建立在一个简化的观点之上,即“那些采取了我所指出的行动的人”都是恐怖主义者。
D.反恐必须要有确定的目标,但我们不能随意确定某一特定能人群为恐怖主义者。下列对“恐怖主义可能轺率地被加以复制”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恐怖袭击事件将会在一个或几个的基础上愈演愈烈,到处泛滥。 |
B.恐怖主义的定义将会被歪曲,随意把非恐怖主义也定义为恐怖主义。 |
C.恐怖组织会在袭击得手的情况下,不断制造新的恐怖袭击事件,“复制”更多的血腥惨案。 |
D.恐怖主义者可能会互相效仿,发动恐怖袭击.甚至认为恐怖袭击是有道理的。 |
根据原文,不属于“恐怖主义”这一概念迟迟未被真正界定的原因的一项是( )
A.美国官方认为,定义将涉及到分析、理解以及坚持某些一致性的标准。
B.概念的澄清会使所有的大国都感到不安。
c.“恐怖主义”这个词经过了三次转换.变得异常复杂。
D、美国政府对谁是恐怖主义者作出了实用主义的界定,以决定其帮助或攻击的对象。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8世纪90年代时,英国政府就批评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府所采取的系统化威慑政策是“恐怖主义”。
B.文中“恐怖事实上也是一个针对外来者的英语舶来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美国政府在反恐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
c.美国及其盟友制造了本·拉登的恐怖网络,并给予了道义和物质上的支持。
D.以色列作家亚维内里对恐怖主义的定义同美国政府的观点完全一致,都作出了实用主义的界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保护非物质文化辽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下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强调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文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之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追力";二是"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标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遭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白世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所有这些形式都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生长在一起,构成不可拆解的文化综合体。
以我国的古琴艺术为例。作为非勃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价值不只在于古琴这种乐器本身,也不限于古琴曲目和弹奏技术,更重要的在于以古琴为聚合点而构建的传统美学特质及哲学意味,并且这种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贯穿于中华雅文化的发展当中。由于钟子期和俞伯牙高山流水的故事是以古琴为依托的,所以不仅深遵感人,而且历久弥斯。可以说,知音意识和获得知音的愉悦成为雅士阶层不可分割的一种人生内容.于是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品与诗品之品都互相沟通。而遵循"大音希声"的哲学原理,古琴艺术又将儒家的中正平和、道家的清静淡远融汇于乐曲之中。
每一项真正符合标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可能以一个物质符号(比如古琴乐器本身)独立存在。相对于物质符号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那些无形的环境、抽象宇宙观、生命观更具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遗产非常重要的资源,就语言、民间音乐、舞蹈和民族服装来说,它们都能让我们从更深刻的角度了解其背后的人和这些人的日常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一个人都跟它脱不开关系,因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
1. |
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
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