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 |
B.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
C.在合成氨的反应中,降温或加压有利于氨的合成 |
D.Fe(SCN)3溶液中加入6mol/L NaOH溶液后颜色变浅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H2 (g)+Cl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相同 |
B.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 |
C.已知:①2H2(g) +O2 (g) =2H2O (g) △H1 ②2H2(g)+O2 (g)= 2H2O(1)△H2,则△H1<△H2 |
D.在中和滴定实验中,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锥形瓶,测定结果将偏高 |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反应A(s) ![]() |
B.将钢闸门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可防止钢闸门腐蚀 |
C.用FeS为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Hg2+:FeS(s)+ Hg2+(aq)=HgS(s)+Fe2+(aq) |
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可用浓硫酸与铁反应增大生成氢气的速率 |
电解质溶液有许多奇妙之处,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Na2CO3、NaHCO3两种盐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 |
B.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H4Cl和NH4HSO4两种溶液中,c(NH)前者小于后者 |
C.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5mol·L-1,则此溶液可能是盐酸 |
D.常温下,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与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混合液中:c(Na+)>c(CH3COO-)>c(H+)>c(OH-) |
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若向三份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中分别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并将上述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分别记为Ql、Q2、Q3(均为正值)。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Q1<Q3<Q2 | B.Ql<Q2<Q3 |
C.Q1<Q2=Q3 | D.Q1=Q2=Q3 |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存在的是
A.在pH=1的无色溶液中:SO42-、Cu2+、Na+、Cl- |
B.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中:K+、Na+、Cl-、HCO3- |
C.有Fe3+存在的溶液中:CO32-、NH4+、SO42-、Cl- |
D.在能使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溶液中:Na+、K+、S2-、CO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