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如果光的频率不变,而减弱光的强度,则( )
A.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
B.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 |
C.逸出的光电子数不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 |
D.光的强度减弱到某一数值,就没有光电子逸出了 |
两根足够长的金属导轨竖直放置,间距为L,底端接阻值为R的电阻。将质量为m的金属棒悬挂在一个固定的轻弹簧下端,金属棒和导轨接触良好,导轨所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如图所示。除电阻R外其余电阻不计。现将金属棒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
A.释放瞬间金属棒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
B.金属棒的速度为v时,金属棒两端的电压U=BLv |
C.金属棒的速度为v时,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F=![]() |
D.电阻R上产生的总热量等于金属棒重力势能的减少 |
下列关于物体的内能说法正确的有
A.物体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及分子势能的总和 |
B.一定质量的气体等压膨胀时内能一定增大 |
C.当两分子间距增大时,分子间势能增加 |
D.只要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改变 |
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
B.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 |
C.法拉第经过十多年的实验,发现了电流磁效应 |
D.麦克斯韦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
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x轴上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和t="0.03" s时刻的波形图,x="1.2" m处的质点在t="0.03" s时刻向y轴正方向运动,则
A.该波的频率可能是125 Hz |
B.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0 m/s |
C.t=0时x="1.4" m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 |
D.各质点在0.03 s内随波迁移0.9 m |
如图所示,质量为m、M的A、B两个物体静止叠放在水平面上,已知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1,B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现给A物体施加一恒定作用力F,使其向右运动,B保持静止. 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B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2(m+M)g
B.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
C.将作用力F增大,则B将向右运动
D.无论作用力F多大,B将始终保持静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