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1)A.B附近有三条断层,结果形成了A.          构造,B.           构造;(地堑或地垒)
(2)从岩层形态上看,C是           构造,D是           构造;(向斜或背斜)
(3)从地貌上看C.D均为地形倒置:C形成           , D形成           ;(山岭或山谷)
(4)C、D两种构造中,利于储存石油的是           构造,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           构造;(用字母表示)

科目 地理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地区公路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的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___________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2)A城市比C城规模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
(3)由于在山区的E地发现煤田,准备在F镇建钢铁厂,则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_。

读“洋流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代表的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__________,暖流的含义是指__________。
(2)从图示来看,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是: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___________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________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________。
(3)图中数字②表示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①代表的洋流附近形成了世界性大渔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图a)和亚洲季风环流图(图b),回答问题。(14分)


(1)说出A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
(2)B风带名称为________。
(3)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处于如图a所示位置时,亚洲季风环流为图b中________(填甲或乙)所示,此时东亚地区的风向为________。
(4)每年2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会出现“倒春寒”现象,当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________,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特点表现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澳大利亚将进入季。
(2)图中AB是线。(晨线或昏线)
(3)这天C点的昼长为小时,地方时为时。
(4)此时D点的太阳高度角为,E点太阳升起的时间为时。
(5)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读亚欧大陆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AB
(2)A自然带所在地的夏季气候特征是,冬季气候特征是
(3)a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形成基础是差异。b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
(4)B地区季风的形成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