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E处气温比H处高 | B.F处的高度可达60千米 |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 D.F处气压比G处低 |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
关于分界线的叙述有错误的是
A.温带和寒带分界线为66.5ºN 66.5ºS |
B.东西半球分界线为0º,180º |
C.南北半球分界线为0º |
D.中高纬度分界线为60ºN, 60ºS |
地球上0°经线和0°纬线的交点位于
①北半球 ②南半球 ③东半球 ④西半球 ⑤陆地上 ⑥海洋中
A.①③⑤ | B.③⑥ | C.②④⑥ | D.④⑤ |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犹如一道被6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文章描述的污染类型有
①大气污染 ②水污染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 ③热污染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导致鲁尔区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 ②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③机械制造业先进 ④经济发达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山东省发布钢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2011年),对地处内地的济南和莱芜两地钢铁企业进行重组,并加快在位于沿海的日照(港口)建设山东钢铁集团,加速山东钢铁工业由内陆向沿海转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山东内陆地区的钢铁企业搬迁重组的主要原因
①运输成本高 ②接近原料产区 ③资源短缺④环保压力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重组后的山东钢铁工业布局到东部沿海的最大优势是
A.水源充足 | B.劳动力丰富 |
C.海运便利,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 D.科技发达 |
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住;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更换为高端产业,如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各企业集聚在第一代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
A.共用基础设施 | B.加强相互竞争 |
C.靠近原料产地 | D.获取邻厂信息 |
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
A.管理经验 | B.资金 | C.科技 | D.廉价劳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