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从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主席亲自奠基,直至1958年5月1日正式落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耗时最长的大型艺术项目。历史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了其中的三幅浮雕。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为虎门销烟。请问这件事件领导者是谁?为什么把它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系列浮雕中的第一个内容?
(2)图二再现了金田起义的壮丽场景,领导这场起义的历史人物是谁?南京被誉为六朝古都,历史上它曾有多个名字,太平天国在这里定都后,将其称作为什么?
(3)图三为武昌起义,发生在哪一年?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表现。这次革命的旗帜是什么?(2)请写出这场革命最主要的功绩
(4)起义胜利后全国各地纷纷独立,不久成立了哪一政权?该政权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什么?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泱泱大国,数千年代代相传, 绵延不绝 在世界史上是罕见的,发展好民族关系,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是我国走向强盛的关键。请你参加正在进行“古代民族关系”探究活动。
材料一唐太宗派兵灭亡东突厥,后唐朝又灭西突厥,设立了安西和北庭都护府。回纥、南诏的首领接受唐朝的册封,吐蕃与唐通婚,密切了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材料二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唐朝和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何不同?(举出两点即可)唐、宋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方式产生的相同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蒙古等族人们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较早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相通婚,逐渐融合。
-----《中国通史》
(2)材料三所反映的民族大融合的盛况出现于哪个朝代?在这个民族发展的历史上,有两位杰出人物,他们是谁?各自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材料四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3)材料四说明清朝对西藏采取了怎样的管理?除此之外,清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来管辖西藏和新疆的事务?
(4)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认为当今应如何发展民族关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据此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材料二: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材料三:下图明朝科举考生看榜
材料四:乾隆帝时,朝中大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材料一记载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官制变化?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官制变化。
(2)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
(3)材料三、四反映的是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怎样的?
“一九七九年,那是—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曲《春天的故事》
请回答:
(1)材料中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有一位老人”指的是谁?
(2)他当时在广东划的“圈”总共有多少个?
(3)有人认为上述政策的实行便利了外国企业抢占中国市场,使外国列强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几乎都得到了,因此这种政策的实施弊大于利。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说明理由。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请回答:
⑴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什么会议上决定修建的?
⑵碑文中用“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四十年”三个时间概念将中国革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请你答出这三个阶段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⑶修建纪念碑的目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现实意义?
⑷如果今天让你继续为此碑写碑文,你准备添加哪些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无尽的痛苦。今天也存在一些让国际社会动荡不安的因素,特别在亚洲地区局势更加复杂和动荡不安,西亚地区冲突不断,时有局部战争。东亚国家之间的摩擦不断,有的国家已经剑拔弩张,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根本上来讲,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原因?罪魁祸首是谁?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和最惨烈的战役分别是什么?
3,“一战”给欧洲的帝国主义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刺激广大被压迫、被奴役国家的觉醒,中国在觉醒、变化。请问“一战”给中国的经济和思想带来了什么变化
4,“二战”的转折点是什么?什么事件把“二战”的规模扩大到最大?什么会议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有深远影响?
5,中国为“二战”作出了重大的牺牲,也有重大的贡献。列举两例中国为打败法西斯国家而作出的贡献。
6,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无尽的痛苦,当今社会你认为怎样处理国际事务才能最好的避开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