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时,根据书中“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的描述,绘制了图片。
请结合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是源于哪两个历史事件?两个历史事件分别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2)图中B段(1900年-1920年),中华民族进行了救国救民的探索,请列举史实两例。
(3)从B段转为C段“升出一片光明……”的历史性转折点是什么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
综合探究题:(本题12分)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史记》引用商鞅语
请回答:
(1)商鞅什么时间、在何人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
(2)简述商鞅变法的内容?
(3)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请你判断一下商鞅应属于哪家学派?或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说明:此题两问可以二选一作答,总计2分)
学派:
启示: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孙中山
材料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材料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孔子
阅读材料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轩辕”指谁? 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2)材料二出自谁的作品?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材料三出自孔子的言论,请问他的这些言论被他的弟子收集在那部书里?
(4)作为教育家,孔子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教育主张,请说出他在教育方面的成就?
有人说“辛亥革命”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材料: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教、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你觉得这段话是什么运动的主张?
(2)文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
(3)该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你是怎样看待该运动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的思想主张有:“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为政以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材料二: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材料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
(1)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2)战国时的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又进一步提出了什么主张?
(3)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4)材料三反映的是与孔子同一时期哪一思想家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