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对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高峰时期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文化发达 B.经济繁荣
C.教育兴盛 D.全体居民有权参政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西方福利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其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策略的条约应该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自去年武昌起义三数人登高一呼,万峰响应。义旗一指,各省景从,不及旬日之劳,……四千六百九年(注:以汉族始祖黄帝降生之年为元年的一种纪年法)之旧物光复于一朝,扫二百六十六年之淫威尽除于一旦。”——《今日之日》,《申报》,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报道应该发表于哪一年()

A.1921年 B.1912年 C.1945年 D.1949年

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下列哪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标志着美国把中国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的政策彻底失败()

阅读图表《我国1966、1967年国民经济状况统计表》(部分),导致我国工业产值和国家财政总收入在1967、1968年连续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


工业总产值
比上年增(减)
国家财政总收入
比上年增加(减少)
1966年
2534亿
+17.3%
558.7亿元
+24.4%
1967年
2104亿元
-10%
419.4亿元
-25%
1968年
2015.3亿元
-4.2%
361.3亿元
-13.9%

A.一五计划尚未实施B.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文化大革命”爆发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个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发生变化变化的原因是()

A.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美关系开始缓和并逐步正常化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美两国高层互访频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