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 )
| A.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 |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
| C.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 | 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
“世界上最快乐得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材料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出自()
| A.普罗泰戈拉 | B.苏格拉底 |
| C.柏拉图 | D.亚里士多德 |
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最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
①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②国民教育体制初步形成
③颁布《义务教育法》④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江泽民指出:“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下列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
| 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 B.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公布 |
| C.细胞学说的提出 | 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
邓小平指出:“如果 60 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对邓小平的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有( )
①说明尖端科技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关系中影响巨大
②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
③“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
④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 |
|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