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5月24日,罗斯福在向国会提交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立法的咨文中说:“我们知道,当我们工人的一大部分还没有就业的时候,超时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资是不能提高国民收入的。”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罗斯福上述思想的是
| A.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 |
|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
| C.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 |
| D.调整农业政策,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
某国际会议以“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主要议题,可以说是第一次提出了南南合作的思想,为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开辟了道路。这次会议最有可能是()
| A.1954年日内瓦会议 |
| B.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
| C.1955年亚非会议 |
| 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苏联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提出了“和平演变”战略。这表明美苏()
| A.全面“冷战”的局面正式形成 |
| B.双方用“冷战”代替了直接对抗 |
| C.“冷战”的方式有了新的扩展 |
| D.“和平”政策取代了“冷战”政策 |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写到“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下列外交事件中,明显地体现了毛泽东上述外交思想的是()
| A.建国初实行“一边倒”政策 |
| B.支持联合国的工作 |
|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D.中美关系缓和 |
下图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其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实施群体不同 | B.享受权利不同 |
| C.社会制度不同 | D.主要作用不同 |
“村子里开会,有分组讨论,也有全体大会,还有投票表决,和在人民大会堂的会差不多。”材料反映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
| B.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
| C.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巩固 |
| D.基层民主得到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