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几年,沿海一些省份出现企业“用工荒”困境,并呈现出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在一些用人单位,技工、销售代表、置业顾问等职位一员难求。但另一方面,大型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招考又异常火爆。“用工难”和“就业难”同时并存。
作为一名劳动者,如何在“就业难”的境况下,实现顺利就业?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上购物、网上营销、微博和团购等网上商务活动日渐兴起。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我国GDP
(亿元)
300670
335353
397983
471564
网民人数
(亿人)
2.98
3.84
4.57
5.13
网购交易额
(亿元)
1200
2500
4926
7800

(注:GDP代表国内生产总值)
(1)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这些现象蕴含了哪些经济学道理?

【材料】浙江某工艺品公司,由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缺乏特色和金融危机的冲击,曾经濒临倒闭。2010年来,公司在员工中开展“厂兴我荣、厂衰我辱”教育的同时,创新经营理念,重视品牌建设,运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将文化与产品“嫁接”起来,结合百家姓、中国历史名著中的人物故事等创造性地开发出一系列新的工艺品,大大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和产品的附加值。目前,该公司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0%,产品远销欧美市场,企业前景一片光明。
结合材料,阐述该公司的成功对低端制造业走出困境的启示。(10分)

材料一 当前大学生总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800元之间,而饮食方面支出居于350~450元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消费的比例较高。
材料二 大多数大学生们在花钱上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有所增加,加上城市生活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材料三 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时下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1)结合材料一,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作出分析。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3)有针对性地给大学生提出一些消费建议。

就业是民生之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80万人。当前,93%的大学生不选择毕业后创业;78%的大学生不愿意毕业后去西部就业;55%的大学生素质不能适应社会需要;29%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就业信息。
材料二目前,在大学生群体就业困难的同时,珠三角很多从事出口加工的企业,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用工荒”。“用工荒”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企业待遇偏低,城市生活成本提高;二是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三是农民工创业环境逐步优化,部分农民工回乡创业;四是部分农民工,选择留在本地就业。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请你为解决“两难”问题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温州某校学生开展了一场以“猪肉价格上涨”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一名学生从人民网下载到以下新闻标题:
标题一:生猪货源不足,活猪价格上扬。(2011年5月12日)
标题二:饲料价格(养猪的成本)大幅上涨,猪肉价格“水涨船高”。(2011年6月28日)
标题三:猪肉价格上涨,带动其他肉类产品价格上扬。(2011年8月21日)
标题四:肉价上涨激发农民养猪热情。(2011年9月6日)
(1)请根据标题一、二的信息分析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
(2)请根据标题三、四分析猪肉价格上涨带来的经济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