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起,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组织部组织第三轮巡视活动。常规巡视11个地方和单位,首次专项巡视中粮集团等3单位。第三轮巡视的重点还是廉政建设情况、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情况以及干部选任等。中共中央巡视活动是( )
| A.我国人民民主专政职能的体现 |
| B.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具体要求 |
| C.党内民主代替国家民主的表现 |
| D.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现实需要 |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10月23日发布的经济形势分析,预计第四季度国内生产资料价格总体将保持高位运行态势,全年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同比涨幅将在4%左右。据此回答10~11题。
10.发改委认为,钢材和水泥价格上涨是影响前三季度生产资料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国内钢材等生产资料出口大幅增加、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产生的需求、钢铁生产成本上升、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等也推动了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这表明 ( )
A.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B.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的影响
C.价格由价值决定,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
D.需求增长决定了价格上涨
11.为了抑制生产资料价格过快增长,政府可以选择的措施有 ( )
A.扩大生产资料需求 B.提高贷款利率
C.规定生产资料价格 D.降低贷款利率
由于春节之前的集中消费以及雪灾天气导致部分日用消费品供应短缺,2008年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7.1%,创1997年以来月度新高。这表明 ( )
| A.我国消费品的价格是由政府决定的 |
| B.企业生产消费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普遍增加了 |
| C.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 |
| D.商品价格上涨,人民生活水平必然下降 |
2007年物价跌宕起伏,牵动百姓的神经。据统计,2007年10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达6.5%,价格的结构性上涨可能会演变为通货膨胀。为此,国家应 ( )
| A.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 B.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与从紧的货币政策 |
| C.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积极的货币政策 | D.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与从紧的货币政策 |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07年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9%,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2%。下列关于价格变动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价格决定价值 | B.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 |
| C.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 D.物价上涨,人们的生活水平必然下降 |
为帮助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2007年10月10日,中国福利会、宋庆龄基金会向广西妇幼保健院赠送了价值90万元的婴儿奶粉。这些奶粉 ( )
| A.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 B.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
| C.有价值,其价值量为90万元 | D.有价值,它们的价值是通过赠送实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