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中记载:河虾不能与西红柿同食,主要原因是因为河虾中含有+5价砷(As),西红柿中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C,两者同食会产生有毒的+3价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毒过程中+5价砷体现出一定的还原性 |
B.中毒过程中,维生素C作氧化剂 |
C.因为河虾中含有砷元素,所以不能食用 |
D.+3价砷具有还原性 |
为了得到比较纯净的物质,使用的方法恰当的是
A.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后,加热、蒸发得到NaOH晶体 |
B.向Fe2(SO4)3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经过过滤、洗涤沉淀,再充分灼烧沉淀得Fe2O3 |
C.向FeBr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加热蒸发得FeCl3晶体 |
D.加热蒸发AlCl3饱和溶液得纯净的AlCl3晶体 |
用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100mL0.1mol/L盐酸时,如果滴定误差在±0.1%以内,反应完毕后,溶液的pH范围是
A.4.3~9.7 | B.3.3~10.7 | C.6.9~7.1 | D.6~8 |
20℃时H2S饱和溶液1 L,其浓度为0.1 mol / L,若要使溶液的pH和c(S2-)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
A.通入适量的H2S气体 | B.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固体 |
C.加入适量的CuSO4固体 | D.加入适量水 |
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室温下,pH=3的氢氟酸加水稀释后,电离常数Ka(HF)和pH均减小 |
B.室温下,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
C.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 |
D.室温下,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pH=7时,c(SO42-)=c(NH4+) |
已知某温度下蒸馏水中的c(H+)=1×10-6mol/L,在此温度下将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7,此溶液中
A.c(HCOO-)<c(Na+) |
B.c(HCOO-)>c(Na+) |
C.c(HCOO-)=c(Na+) |
D.无法确定c(HCOO-)与c(Na+)的关系 |